最后一次登月的阿波羅17號
史無前例的阿波羅登月考察計劃,是以“阿波羅11號”為開端。以“阿波羅17號”為終結的。如前所述,“阿波羅11號”早已旗開得勝而聞名于世,而“阿波羅17號”所建立的業績,則更顯輝煌。何以見得,有史實為證。
1972年12月7日凌晨零時32分。“阿波羅17號”從肯尼迪空間中心第一個發射臺正式起飛了。“阿波羅11號”也是從這里起飛首先作登月記錄的。不過“阿波羅11號”是在早晨起飛,而“阿波羅17號”起飛正值人們酣睡的午夜時分。因此有了兩個20千瓦的強烈氙燈包圍在發射臺周圍,使得“土星5號”火箭的雄姿,格外引人入勝,也使得這次月球飛行顯得更加隆重。
隨著轟隆巨響,“阿波羅17號”徐徐上升。直徑150米,長670米的火焰柱騰空而起,映紅了天,也映紅了地。凡是在800千米范圍內的人們,都可以欣賞這壯麗的景色!
指令長海軍上校尤金塞爾南,曾參加過“雙子座9號”、“阿波羅10號”的飛行。指令艙駕駛員海軍中校羅納德·伊文斯是1966年開始宇航生涯的。特別應該指出的是,在參加整個阿波羅登月計劃的宇航員中,“阿波羅17號”登月艙駕駛員哈利森·施密特,是獨一無二的科學家,這就是說,在人們向往的月宮上,已經有了科學家的足跡!
“阿波羅17號”的指令艙,被命名為“阿美利加”,登月艙被命名為“挑戰者”。12月11日下午3時54分52秒,載著塞爾南和施密特的“挑戰者”,在北緯20°9′41″,東經30°45′26″的陶拉斯·利特羅地區著陸了。
這里是高山環繞的復雜地帶,舉日觀看,千姿百態的巖石,競相林立,大大小小的環形山,密密麻麻。這樣優美動人的景致,因為出現在月球上而更顯得神秘美妙。難怪剛一著陸,施密特就情不自禁地向休斯敦指揮中心大聲呼叫:“看到這樣的巖石,簡直不敢相信,這是我一生最重要的時刻。”施密特還興致勃勃地說這里真是“地質學家的樂園”。
“阿波羅17號”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優異成績:它在月球上逗留了74小時59分44秒;考察時間長達23小時5分鐘;活動距離累計是36.1千米;采集到科學冢們渴望的月球樣品115千克。凡此種種,在阿波羅登月的一系列考察中,創造了最高紀錄。
阿波羅登月計劃到“17號”為止告一段落,宇航員們意味深長地在被遺棄在月球的登月艙下降段上,清晰地刻寫了這樣的紀念文字:“在這里人類結束了第一次月面考察,時間是1972年12月。”
當“阿波羅17號”告別地球21天13小時51分鐘而重返故鄉之后,整個阿波羅計劃被宣告全部勝利結束。
阿波羅登月考察的成功,使我們對月球的認識有了長足的進展,而且為我們考察月震、探索月球的起源以及實地開發月球資源等,都提供了難得的第一手材料。阿波羅計劃是人類航天史上一座偉大的里程碑。
上一篇:明達尼亞的探險發現之旅
下一篇:朝圣者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