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要素的“要素”
要素教育論是裴斯泰洛齊初等教育方法的理論基礎。裴斯泰洛齊在其活動的后期,把重點放在初等教育新方法問題的研究上,這個新方法就是設法從最容易最簡單最能見效的地方入手,去教小學低年級的兒童。他費很大的力氣尋找簡化教學的基本要素,作為教育和教學的起點。他說:“我的目的在于簡化教學方法,使得即使是最普通的人,也有可能自己教他的孩子。”“這種簡化,是我一生所有的工作的出發點。”
裴斯泰洛齊對初等教育方法研究的結果集中體現在其要素教育論中。他認為不論智育、體育、勞動教育,還是道德教育,均含有最基本的最簡單的要素,教育應從這些要素開始,這樣方能循序漸進,收到實效。
他認為,數目、形狀和語言是一切教學(智育)的最初的最簡單的要素。根據數、形、詞的基本要素的理論,他認為教學首先應該培養“以一切從感覺得到的事物的確切知識為基礎”的計算、測量和說話的基本能力。在教學中,計算適合于數,測量適合于形,言語適合于詞。因此,知識教學的要素,便可歸結為測量、計算和講話的能力的訓練和以此為出發點進而對兒童思維能力的培養。
體育的最初的最基本的要素是關節活動。自然賦予兒童關節活動的能力,這是體力發展的基礎,也是進行體育練習和各種體力活動的要素。勞動是體力活動的一個方面,所以關節活動,也是勞動教育的要素。從關節活動,逐步擴展到全身的復雜的體力活動。
道德教育的最基本的最簡單的要素,是兒童對母親的愛的感情。他認為這種愛是由母親對兒童的真摯的熱愛而激發起來的,這種愛反映和表現得最早,并將逐步擴展到對家庭其它成員以至全人類。
裴斯泰洛齊受盧梭的影響,力圖把教育和教學建立在遵循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他的要素教育論是這種努力的一個重要方面。他的這種主觀意圖和高度自覺性值得效法,但關鍵在于,要素教育論能否體現兒童身心發展的順序?要素教育論中的“要素”是否是真正的兒童身心發展的最初的最基本的“要素”?
我們認為,裴斯泰洛齊的要素是其主觀推想的邏輯產物,是一種抽象邏輯的要素而不是兒童身心發展的要素。裴斯泰洛齊從他成人的觀念出發,認為最最基本的東西就是最最簡單的東西,實際并非如此。正如有的教育史家所指出的:“顯然,他堅持教學從經驗的要素開始是正確的,但在什么是要素的問題上有個錯誤觀點。例如,在語文方面他說‘從發音和音節開始’,但分析的結果,對成人雖說是簡單,對兒童并不簡單。學習語言真正是從句子開始而不是從發音開始,是從全體而不是從部分。”(博伊德與金合著《西方教育史》第323頁,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他的體育與道德教育的要素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可見,裴斯泰洛齊的要素教育論的出發點是好的,但由于他并不真正了解兒童身心發展的過程和規律,遂使其要素教育論不能真正反映教育與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陷入誤區。
上一篇:巨人格里菲斯和他巨大的陰影
下一篇:康熙五十年江南科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