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范成大》人物故事小傳
范成大(公元1126年—1193年)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宋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人。高宗紹興年間進士。孝宗初,知處州,修復通濟堰,民得灌溉之利。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使金,不畏強暴,全節而歸。后為四川制置使、參知政事。因病,退居故里石湖。
范成大是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之一,所作多反映現實生活,同情民生疾苦,抒發愛國情感。使金途中所作72首絕句,感事傷懷,無愧史筆。晚年寫的《四時田園雜興》組詩,描述風土人情,富有濃郁的田園鄉土氣息,同時又揭示了南宋的社會生活現狀,賦予以閑適為其特征的傳統田園詩以更為深刻的內容。其詩風格多樣,內容豐富。著有《石湖集》、《攬轡錄》等。
[正 史]
范成大字致能,吳郡人,紹興二十四年擢進士第,授戶曹,監和濟局。隆興元年,遷正字。累遷著作佐郎,除吏部郎官。言者論其超躐①,罷,奉祠②。
起知處州。陛對,論力之所及者三,曰日力,曰國力,曰人力。今盡以虛文耗之,上嘉納。處民以爭役囂訟,成大為創義役,隨家貧富輸金買田,助當役者,甲乙輪第至二十年。民便之。其后入奏,言及此,詔頒其法于諸路。處多山田,梁天監③中,詹、南二司馬作通濟堰在松陽、遂昌之間,激溪水四十里,溉田二十萬畝。堰歲久壞。成大訪古跡,疊石筑防,置堤閘四十九所,立水則,上中下溉灌有序。民食其利。
除禮部員外郎兼崇政殿說書。乾道令以絹計贓,估價輕而論罪重。成大奏:“承平時絹匹不及千錢,而估價過倍。紹興初年遞增五分,為錢三千足。今絹實貴,當倍時值。”上驚曰:“是隘民深文④。”遂增為四千而刑輕矣。
隆興再講和,失定受書之禮⑤。上嘗悔之。遷成大起居郎,假資政殿大學士⑥,充金祈請國信使。國書專求陵寢⑦,蓋泛使也。上面諭受書事,成大乞并載書中,不從。金迎使者慕成大名,至求巾幘效之。至燕山,密草奏,具言受書式,懷之入。初進國書,詞氣慷慨。金君臣方傾聽,成大忽奏曰:“兩朝既為叔侄,而受書禮未稱,臣有疏。”搢笏出之⑧。金主大駭曰:“此豈獻書處耶?”左右以笏標起之,成大屹不動,必欲以書達。既而歸館所,金主遣伴使宣旨取奏,成大之未起也。金庭紛然。太子欲殺成大,越王止之。竟得全節而歸。
除中書舍人。初,上書崔寔《政論》賜輔臣。成大奏曰:“御書《政論》,意在飭綱紀⑨、振積敝。而近日大理議刑,遞加一等,此非以嚴致平⑩,乃酷也。”上稱為知言,張說除簽書樞密院事,成大當制(11),留詞頭(12)七日不下,又上疏言之,說命竟寢。
知靜江府。廣西窘匱,專藉鹽利。漕臣盡取之,于是屬邑有增價抑配之敝,詔復行鈔鹽。漕司拘鈔錢均給所部,而錢不時至。成大入境,曰:“利害有大于此乎!”奏疏謂:“能裁抑漕司強取之數,以寬郡縣,則科抑可禁。”上從之。數年,廣州鹽商上書,乞復令客販,宰相可其說,大出銀錢助之。人多以為非,下有司議,卒不易(13)成大說。舊法,馬以四尺三寸為限,詔加至四寸以上。成大謂互市四十年,不宜驟改。
除敷文閣待制、四川制置使,疏言:“吐蕃、青羌兩犯黎州,而奴兒結、蕃列等尤桀黠(14),輕視中國。臣當教閱將兵,外修堡砦,仍講明教閱團結之法,使人自為戰,三者非財不可。”上賜度牒錢四十萬緡。成大謂西南諸邊,黎為要地,增戰兵五千。奏置路分都監。吐蕃入寇之路十有八,悉筑柵分戍。奴爾結擾安靜砦,發飛山軍千人赴之,料其三日必遁,已而果然。白水砦將王文才私娶蠻女,常導之寇邊。成大重賞檄群蠻使相疑貳(15)。俄(16)擒文才以獻,即斬之。蜀北邊舊有義士三萬,本民兵也,監司、郡守雜役之,都統司又俾與大軍更戍(17),成大力言其不可,詔遵舊法。蜀知名士孫松壽年六十余,樊漢廣甫五十九,皆掛冠不仕,表其節,詔召之,皆不起,蜀士由是歸心。凡人才可用者,悉致幕下,用所長,不拘小節,其杰然者,露章薦之(18),往往顯于朝,位至二府。(19)
召對,除權吏部尚書,拜參知政事。兩月,為言者所論,奉祠。起知明州,奏罷海物之獻。除端明殿學士。尋帥金陵。會歲旱,奏移軍儲米二十萬振饑民,減租米五萬。水賊徐五竊發,號“靜江大將軍”。捕而戮之。以病請閑。進資政殿學士,再領洞霄宮。紹熙三年,加大學士。四年薨。
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詩。上嘗命陳俊卿擇文士掌內制,俊卿以成大及張震對。自號石湖,有《石湖集》、《攬轡錄》、《桂海虞衡集》,行于世。
《宋史·范成大傳》卷三八六
〔注 釋〕
①超躐:超越規定的禮儀等級。②奉祠:只任宮觀使這樣的閑差。祠,祠官,宮觀官。③天監:梁武帝蕭衍年號(公元503—519年)。④隘民深文:法律條文苛細嚴峻,從而使百姓窮困。⑤失定受書之禮:隆興年間,南宋和金國再次議和。宋金在定約之時,規定金使至,捧國書上殿,北面立榻前跪進,帝降榻接受國書。這樣的規定,喪失了國家的面子。⑥假:暫時充任。⑦陵寢:宋代皇陵寢廟皆在河南,在當時已為金人占領。⑧搢笏出之:插笏拿出疏來。⑨飭(chi):整頓。(11)當制:應草擬詔書。(12)詞頭:皇上任命大臣的諭旨。(13)卒不易:終究不改。(14)奴兒結:青羌首領,曾率眾擾宋。后被捉,絕食而死;蕃列:人名。生平未詳;尤桀黠:特別狡猾殘暴。(15)檄:檄文,官府用以曉喻或聲討的文書;使相疑貳:使他們互相猜疑。(16)俄:不久。(17)俾:使;更戍:輪番戍守邊地。(18)露章:本指彈劾別人的奏章,這里是指舉薦人才的奏章。(19)二府:指樞密院和中書省。掌軍政的樞密院稱西府,掌管政務的中書門下稱東府。
〔相關史料〕
石湖立朝多奇節,其為西掖①時,上用知閤門事樞密都承旨張說為僉書,滿朝嘩然起爭,上皆不聽。范既當制②,朝士或問:“當視草否?”笑不應,獨微聲曰:“是不可以空言較。”問者不愜,且謂范黨近習③。范詞未下,忽請對,乃出詞頭納御榻前,玉色遽厲④。范徐奏曰:“臣有引喻,閤門官日日引班,乃今郡典謁吏耳,謂有一州郡,一旦驟拔客將為通判職曹,顧謂何耶?”上霽威⑤沉吟曰:“朕將思之。”明日說罷。后月余,范乞去,以集撰帥靜江。明年,說遂申命⑥。
《宋人軼事匯編·桯史》卷一七
紹興要盟,禮文之際,多可議者,而受書之儀特甚,上常悔之。時范石湖為右史侍講,天意攸屬⑦。明年亟欲遂前事,且將以陵寢為詞,而使使者自及受書。范遷起居郎,假資政殿大學士,為祈請使。上臨遣之曰:“朕以卿氣宇不群,親加選擇。聞外議洶洶,官屬皆憚行,有諸?”范曰:“無故遣泛使,近于求釁,不執則戮。臣已立后,仍區處⑧家事,為不還計。心甚安之。”玉色愀然⑨曰:“朕不敗盟發兵,何至害卿?嚙雪餐氈或⑩有之。”范奏乞國書內并載受書一節,不許,遂行。至燕,乃夜蔽帷,秉燭草奏,具言他日北使至,欲令親王受書,遂懷以入。搢笏出而執之,雍酋大駭顧誶(11)。其宣徽大使韓鋼曰:“有請當語館伴,此豈獻書處耶!自來使臣未嘗敢爾。”范不為動,再奏曰:“奏不達,歸必死,寧死于此!”雍酋怒,厲聲曰:“教拜了去!”鋼以笏抑范使拜,范跪如初,曰:“此奏得達,當下殿百拜。”乃宣詔令納館伴處,范怒下殿。是日鋼押宴,謂范曰:“公早來殿上甚忠勤,皇上嘉嘆,謂可以激勵兩朝臣子。”十月,范還。虜之報章有曰:“抑聞復請之辭,欲變受書之禮,出于率易,要以必從。”上于是知其忠勤,有大用意,后八年遂參(12)大政。
《宋人軼事匯編·桯史》卷一七
[注 釋]
①西掖:中書省的別稱。②當制:應草擬詔書。③黨近習:與皇上的近臣為一黨。④玉色:皇上的臉色;遽厲:立刻變得很嚴厲。⑤霽威:收斂威嚴。⑥申命:再次任命。⑦天意攸屬:皇上特別器重他。⑧區處:安排。⑨玉色愀然:皇上滿臉悲傷。⑩或:或許。(11)雍酋:即金世宗完顏雍;顧誶(sui) :回過頭來詰問。(12)參:參與,擔任。
上一篇:《蘇武》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蘇武》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范祖禹》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范祖禹》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