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飛燕掌上舞罷絕命
趙飛燕是我國古代著名舞蹈家。她的父親馮萬金是一個音樂家,編制的樂曲十分動聽,自稱“凡靡之樂”。趙飛燕幼年非常聰明,“善行氣術”。相傳她穿著單薄的衣服,在風雪的夜晚,站在露天,閉上眼睛“順(運)氣”,全身都熱乎乎的,人們都很驚奇。趙飛燕長大以后,身材窈窕,體態輕盈,風度翩翩。其父死后,家境敗落,流落長安以打草鞋為生。后來被趙臨收做養女。接著,又通過趙臨的關系,到陽阿公主家當婢女。趙飛燕從此暗下功夫,刻苦鉆研,精心學習歌舞。
漢成帝劉驁,微服出宮,在陽阿公主家見到趙飛燕,即召入宮,封為婕妤。公元前十六年六月,漢成帝立趙飛燕為皇后。趙飛燕腰肢纖細,體態輕盈,當她迎風而舞時,好似乘風飛翔。曾經有這樣一個傳說:漢宮中有個太液池,池中突起一塊陸地,叫瀛洲,洲上建高榭(修筑在土臺上的敝屋),高達四十尺。趙飛燕穿著南越進貢的云英紫裙,表演歌舞——《歸風送遠之曲》,成帝以文犀箸(簪)敲擊玉甌打拍子,馮無方吹笙伴奏。歌舞正酣,忽然起了大風,飛燕隨風揚袖飄舞,好像要乘風飛去。成帝急忙叫馮無方拉住趙飛燕,一會兒,風停了,趙飛燕的裙子也被抓皺了。從此宮中就流行一種折疊的裙子叫“留仙裙”。漢成帝怕大風把趙飛燕吹跑,特地筑起了“七寶避風臺”。
趙飛燕“身輕若燕,能作掌上舞”。相傳漢成帝為趙飛燕造了一個水晶盤,令宮人用手托盤,讓飛燕在盤上歌舞,這既需要極輕盈的身軀和舞姿,又要有很好的控制力,才能在這小小的“舞臺”上瀟灑自如地舞蹈。趙飛燕還擅長一種獨特的舞步叫“踽步”,走起來好似手執花枝,輕微的顫動。當時除了趙飛燕,沒有人能走得那樣好。舞動時好似一張薄紙在風中縈回飄颯,有如一個飄浮不定,神情恍惚的幽靈在游蕩。
趙飛燕的輕盈舞技在我國的舞蹈史上已達到相當高度的水平,特別是那時的舞人已懂得了“用氣”或運氣,控制呼吸,因而能使舞姿輕盈優美。
公元前七年漢成帝死,哀帝劉欣立為皇帝,封趙飛燕為皇太后。哀帝在位六年,平帝劉衍繼帝們。此時,朝中群臣指責趙飛燕“失婦道”,不生孩子,斷了皇室的后代等等,貶皇太后為孝成皇后,遷居北宮,過了一個月,又廢皇后的庶人,趙飛燕即自殺身死。
上一篇:趙簡子的遺憾
下一篇:這名優異生何以要去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