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降曹
劉表,字景升,東漢獻帝時任荊州(州治在今湖北省襄陽縣)刺史。劉表有兩個兒子,長子劉琦,少子劉琮。劉琦是前妻生的,后妻很不喜愛。劉表則以后妻的好惡為好惡,對少子劉琮倍加寵愛,后來甚至打算由少子取代長子繼承爵位。隨著弟弟的日漸長大,劉琦越來越意識到弟弟在政治地位方面給自己帶來的威脅。終于,他采取行動了。
諸葛亮隨同劉備來到荊州后,劉琦便屢次請諸葛亮代為謀劃,但諸葛亮一味敷衍,不肯為他設計萬全之策。這一天,劉琦邀請諸葛亮游賞后花園,一起登樓眺望。飲宴之間,劉琦悄悄讓人撤去竹梯,然后直截了當地說:“現在上不接天,下不挨地,話出您口,徑入我耳,您該毫無顧慮地賜教了吧。”諸葛亮于是向劉琦講了申生和重耳的故事。
申生是春秋時代晉獻公的太子,重耳的哥哥。晉獻公寵愛其妾驪姬,想立驪姬的兒子奚齊為太子,對申生和重耳由虐待而發展為迫害。重耳見勢不妙,勸哥哥一起出逃。申生不聽,終被逼自殺。重耳流亡十九年,返國后做了國君,就是晉文公。
最后,諸葛亮啟發劉琦說:“申生在內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什么原因呢?”劉琦立刻徹然而悟。恰巧江夏太守黃祖病故,劉琦趁勢向父親請求前往擔任此職,名為報國,實為避禍。表面看去,家庭糾紛似乎得到了緩和,但劉琦對父親心懷怨悵,對繼母不勝惱怒,對弟弟滿腔妒嫉,憤憤不平之情,時時在胸中潛滋暗長。
不久,曹操揮戈南下,兵未到而劉表病死。劉琦當然不愿意為劉琮的統治舍生苦戰,于是不發一箭一鏃,率眾降曹,江夏一失,整個荊州之地很快便成了曹操的天下。
劉氏傾宗覆族,荊州頃刻降曹,劉表教育后代失誤確為原因之一。同是親生兒子,他卻無端偏一向一,親一疏一。如此,家庭何能和睦!兄弟何能團結!骨肉離心離德,如何能抗外侮、拒強敵?
上一篇:范滂之禍
下一篇:荒于游宴享樂的元順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