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祿倍爾的神秘主義
“恩物”是19世紀上半葉德國幼兒教育理論家福祿倍爾為幼兒進行游戲和其它活動所設計的一套教具,在幼兒園和家庭中都可使用。取名“恩物”,意味著這是成人贈給心愛的兒童的禮物。福祿倍爾設計的恩物主要有六種。第一種是六只柔軟的彩色小球,它可以幫助幼兒認識各種顏色和數目,發展幼兒的空間觀念,及肯定和否定的觀念;第二種是木制的球體、立方體和圓柱體,它們可以幫助幼兒認識物體的形狀,認識幾種幾何形體;第三種是由八個同樣大小的小立方體組成的一個大立方體;第四、五、六種恩物都是一個大立方體,可以分割成大小和數目不等的小立方體、長方體、長方板以及小的三角形板。這后四種恩物向幼兒顯示了更多樣的幾何形體,還有助于幼兒認識整體和部分及二者的關系。福祿倍爾認為這一套可以分割的和組合的恩物是幼兒鑲拼各種圖形和搭造各種建筑模型的良好材料,這種活動對發展幼兒的認識、想象力和創造力是有益的。對于幼兒來說,恩物就是玩具;事實上,恩物也正是作為兒童玩具而廣泛流傳的。因此,“恩物”是福祿倍爾對幼兒教育的一個重要貢獻。但是,遺憾的是,福祿倍爾卻又從他的唯心主義世界觀出發,賦予恩物以宗教神秘主義的象征意義。例如,他把第一種恩物——球,看作是萬物統一的象征,球體可以滾動,其表層又沒有哪一點是開端與終點,所以它又是運動和無限的象征。幼兒玩球,就可以認識萬物都統一于神以及都包含神的本源。又如,立方體和圓柱體是多樣性的統一的象征,靜止的象征,等等。福祿倍爾給幼兒活動所使用的材料外加這種牽強附會的象征意義,目的在于通過它對幼兒來進行宗教教育。這當然是唯心主義的,也是幼兒所不能理解的。
上一篇:禍患起于肘腋
下一篇:科學界的惡棍——斯塔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