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勝不反擊的后患
1912年8月,為增援科布多城擊退俄兵與外蒙叛軍的進攻,新疆援軍步騎兩營在管帶嚴保清、有世率領下,向科布多開進。途中獲悉科布多城已失,便于8月30日退守到距科布多250公里的阿爾泰區的要沖察罕通古,以待援兵。新疆都督楊增新電令后續部由原擬增援科布多而改援阿爾泰。俄軍和外蒙叛軍侵占科布多后,調整部署,準備進犯阿爾泰。當時,阿爾泰駐軍近千人,至10月中旬,新疆援軍10個營2000余人先后到達阿爾泰。12月,丹必占燦率叛軍數千人在科布多城附近大肆搶掠,并聲言不日進攻阿爾泰。楊增新增派步馬隊各兩營,進駐元湖、察罕通古一帶,并令嚴保清營開往布爾根河,與帕勒塔撥出的一營共同守衛該處;派團長張鍵到察罕通古統一指揮該地駐軍。1913年1月末,丹必占燦率叛軍千余人侵入阿爾泰區境內。6月17日,叛軍近萬人由蒿不都喀勒王蘇山分3路進犯:一路由烏梁海大道進攻布爾根河,一路由包墩慶,一路由王云集夾攻察罕通古。7月4日,叛軍近5000人在俄軍協助下,向察罕通古發起進攻。張鍵率部依托工事抵抗,5日拂曉發起反擊,斃敵200余人,將敵擊退。7月11日晨,叛軍再次發起進攻,又被擊斃300余人。叛軍及俄軍連遭失敗,銳氣大挫,提出與政府軍“各輯地界”、“趁機退兵”。楊增新同意停戰,于是停止了對叛軍和俄軍的繼續作戰和乘勝反擊。9月,俄軍和一部叛軍,乘伊犁援軍回防之機,侵入阿爾泰首府承化寺和本爾根河。
在一般的情況下,“乘勝反擊”可以在士氣高漲等有利條件下,鞏固已有的勝利和擴大戰果,并消除敵軍的喘息之機,以防后患。新疆都督楊增新卻沒有乘勝反擊。予敵以喘息之機,導致了難以挽回的損失。
上一篇:東征西討·疲于奔命
下一篇:二萬斤黃魚的“一年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