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王的悔恨
商君,名鞅,姓公孫,衛國沒落貴族之子,他的祖先本姓姬。少年時喜歡研究治國理論,長大成人后,當了魏相公叔痤的家臣。公叔痤知道他才華出眾,還未來得及推薦他就病了。魏惠王親自去探望公叔痤的病,問道:“你有什么憂慮的事不可隱瞞,你對國事還有什么安排嗎?”公叔痤說:“我只有一件事要告訴你,我的家臣公孫鞅,年紀雖輕,但有奇才,希望你能重用他來管理國事。”魏惠王聽后,默然不語,惠王回去后,對左右的侍臣說道:“公叔病得糊涂了,可悲啊!公叔還想叫我重用公孫鞅,來管理國事大事,這豈不太荒謬嗎?”
公叔死后,公孫鞅聽說秦孝公下令在國內招賢,打算恢復秦穆公時代的霸業,收回東面被侵占的土地,于是他便到西面的秦國去,通過孝公的寵臣景監見到了秦孝公。
孝公用公孫鞅五年之后,秦國富強,周天子送祭肉給孝公,眾諸侯都來祝賀。
第二年,公孫鞅向孝公說道:“魏國對秦國就像人的心腹之患,將來不是魏兼并秦就是秦國兼并魏。”孝公認為他說得很對,就派他率領軍隊攻打魏國。大敗魏軍,勝利歸來。魏惠王的軍隊多次被齊、秦兩國打敗,國內空虛,國力日衰,很怕秦國再出兵攻擊,于是派使臣,割讓河西土地獻給秦國以求和。而魏也就離開安邑,遷都大梁,惠王感慨萬端:“我悔恨過去為什么不聽公叔痤的話重用公孫鞅呢?”
公叔痤病危時向魏王推薦公孫鞅,這是他對國對君的一片赤誠之心,也是安邦定國的大計,而魏王卻認為他說了令人可笑的糊涂話。誰糊涂?歷史給了公正的評說。那么,在當今的社會主義建設中,也有一大批“年雖少,有奇才”的新人,作為領導者,應該怎么對待他們呢?
上一篇:梁惠王的“委屈”
下一篇:梁漱溟的鄉村建設“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