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不測風云郝東山遇難
郝東山,是安陽航空運動學校我國唯一持有聘書的熱氣球教練員。亞運即將臨近,作為一名體育工作者應為它奉獻點什么呢?郝東山吃飯,走路都在念叨亞運尋求報效之門。報紙、電臺、電視臺經常報導全國人民及僑胞捐款、贊助的消息,不斷地震動著他的心靈。他反復尋思著,空中飄飛的巨型熱氣球,懸掛巨幅標語,宣傳亞運,為亞運募捐,可收到一舉多得的效果。他的想法立即得到校領導的支持。國家體委也認為勇敢加技巧的熱氣球運動,在我國剛起步,許多人對它不了解,它形體龐大,色彩艷麗,十分引人注目,如果來一次橫渡瓊州海峽表演,定能產生良好的效果。然而,熱氣球空中飛渡瓊州海峽尚屬首次,兩岸最近距離三十公里,熱氣球還從未飛過這么遠的距離。國家體委對開展此項活動極為重視,并給以組織上的關懷和經濟上贊助。郝東山熱氣球生涯在我國資格最老。他認為這次飛行非同一般,為了取得經驗,他建議搞一次模擬飛行。學校同意了,并派出最優秀的機務人員,對飛行環節都作了檢查。鑒于瓊州海峽上空風云多變,他們選擇了天氣比較惡劣的1990年1月19日,為了飛得更遠些,熱氣球的吊籃里的液化氣瓶由3個增至5個,試飛員要冒很大的危險,郝東山對他的隊員張福太說:“天氣不好,距離又遠,這次由我飛,摸索點經驗。”張福太望著執拗的教練勉強同意了。1月19日上午九時五十分,郝東山跨進吊籃,開足液化氣,彩色球體,漸漸膨脹,徐徐升入寒冷的空中,在郝東山熟練操作下,熱氣球緩緩南飛,當他得知已飛行了75公里時,高興地用對講機與地面接收車聯系,“我已打破了熱氣球在中國飛行的最長距離,橫渡瓊州海峽已穩操勝券。”計劃已經實現,12時25分,他關閉了液化氣,熱氣迅速散去,球體減少浮力開始下降。這時突然風速由起飛時的每秒六米增到七米,風向由北風轉為東北風,使熱氣球急速下墜,他趕忙打開液化氣,但為時已晚。吊籃重重地撞落在地上,由于反彈力的作用,被挑氣繩套住左腿的郝東山被拋出吊籃外,重傷致死。事情發生的如此突然,人們驚呆了,唯有寒冷刺骨的狂風在吼叫,仿佛在為我國航空熱氣球運動的一代豪杰壯烈捐軀悲鳴。
上一篇:天文學上不可知論的破產
下一篇:天津教案的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