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再攻上海之誤
太平天國嘉定、青浦等地相繼失陷后,忠王李秀成親率萬余精兵,自蘇州出發,進行反攻。1862年5月14日,李秀成率軍到達太倉,17日擊敗太倉清軍以后,便分兵進逼嘉定、青浦。26日,重新攻占嘉定。28日,李秀成會同陳炳文等部共2萬5千人轉攻青浦,并乘勝連占泗涇、七寶等要地。5月底,開始圍攻松江。由于久攻不下,李秀成下令于6月17日撤松江之圍,督率譚紹光、陳炳文、郜永寬等部5、6萬人進逼上海。首先圍攻駐于新橋的淮軍程學啟部營壘,進至法華寺、徐家匯、九里橋一帶。由于程學啟部拼死抵抗,太平軍雖經反復沖殺,但始終未能攻破其營壘。18日,李鴻章督率參將張遇春、郭松林等部三路馳援,與太平軍激戰于九里橋、虹橋等處,太平軍受挫退回泗涇。此時,李秀成已接到洪秀全回救天京的詔旨,于是便放棄泗涇、塘橋等處營壘,率大隊兵馬回到蘇州,與各將領會商解救天京之策。李秀成率兵反攻上海之敵,雖然未能攻下上海,但收復了嘉定、青浦,予英法侵略軍以應有的打擊。
但是,李秀成率太平軍第二次進攻上海,在戰略上是失策的。在湘軍正準備席卷金陵,天京面臨嚴重威脅的情況下,從全局考慮,太平軍應當集中力量對付湘軍。同時,進攻與外國侵略者利益攸關的上海,為其直接配合清軍作戰提供了口實。此外在作戰指導上尚存決心不果斷,兵力不集中等問題。
上一篇:李秀成“會剿失約”導致安慶失守
下一篇:李秀成被用被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