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屈求伸·張獻忠假降
明崇禎十一年(1638),農民軍在軍事上屢受挫折。李自成部在川北梓潼遭到官軍伏擊,損失慘重;張獻忠冒充官軍的旗號奔襲南陽,被明總兵左良玉識破,計謀失敗,張獻忠負傷退往湖北谷城;羅汝才、馬守應、惠登相等幾支農民軍也相繼失利,且分散于湖廣、河南、江北一帶,各自為戰,互不配合。張獻忠在谷城,處于官軍包圍之中,勢力孤單,加上經過十余年的戰爭,農民軍的糧餉很難籌集,處境十分惡劣。張獻忠經過一番思考,決定利用明朝高叫“招撫”的機會,將計就計。崇禎十一年春,張獻忠得知陳洪范附屬在熊文燦手下當總兵,大喜過望,原來陳洪范曾救過張獻忠一命,而熊文燦的拿手戲則是以“撫”代“剿”。于是,他馬上派人攜重金去拜見陳洪范,說:“獻忠蒙您的大恩,才得以活命,您不會忘記吧!我愿率部下歸降來報效救命之恩。”陳洪范甚是驚喜,上報熊文燦,接受了張獻忠。此后,張獻忠名義上受“撫”,實際上仍保持獨立自主。熊文燦要他把部隊裁減為二萬人,由明朝給餉,張獻忠卻說他的部下都是壯士,裁了可惜,愿以全軍從征,請給十萬餉。熊文燦無可奈何。他還把軍隊分屯于四郊,與老百姓混合居住一起,控制了谷城全境;他還在那里加緊訓練士兵,因此,有人懷疑他還準備反叛,要熊文燦先下手為強,進行軍事鎮壓。但熊文燦一心想在“撫”字上收奇效,立大功,沒有對張獻忠采取行動。等一切準備就緒,張獻忠便于次年五月在谷城重舉義旗,打得明朝官軍措手不及。(《明史·張獻忠傳》)
上一篇:金蟬脫殼·巧計脫身,范雎入秦
下一篇:知人善任·用人如器·心胸狹隘,權重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