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籃教練率兵不利漢城敗北
1988年在漢城奧運會上,美國男子籃球隊負于蘇聯隊,美國男籃是頗具實力,在世界比賽中有著輝煌戰績的球隊。在這次奧運會籃球賽中勝85場負一場。
9月28日,蘇聯與美國之間展開了男籃半決賽的爭奪戰。蘇聯比分一直領先,最后以82:76取勝。從而剎了一下美國隊教練湯普森不可一世的囂張氣焰。
賽后,有識之士評論,湯普森敗在必然。說他敗在必然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他的戰術指導思想有誤,他強調以防守為主,并以此作為組隊方針,把一些具有較強進攻意識的神投手都在一系列的選拔賽中,被一一淘汰,削弱了球隊的進攻實力。唯一只留下的進攻意識較強的隊員赫西·霍金斯,然而他在比賽中由于過于拘泥于教練的戰術部署,思想放不開,常常錯失良機,在與蘇聯隊的比賽中膝部受傷又不得不半途退場。美國隊幾乎沒有人能替補他的位置。二是湯普森缺乏勝負的兩手準備,沒有像一般球隊都藏有自己的“秘密武器”,以圖在關鍵時刻用上,出奇制勝。三是啟用隊員失策,臨場指揮不力,丹尼曼寧是一位具有大賽經驗的隊員,可他剛上場不到三分鐘,由于犯規二次,即被替換下去,一直坐冷板凳,直至最后5分鐘才把丹尼換上場,希望他能給球隊帶來轉機,但為時已晚,敗局已無可挽回。事后丹尼說:“這是我一生中最感失望的一場比賽。”
對比蘇聯在這幾方面卻高出美國一籌,蘇聯隊是具有很強進攻意識的能攻善守、技術全面的球隊。蘇聯隊取勝的關鍵是臨場指揮和啟用隊員得當,兩名主力隊員在上半場雖已犯規三、四次,但教練一直把他們留在場上,不斷地擴大戰果直至最后取勝。蘇聯教練還適時地起用替補隊員,在比賽中發揮了很好的作用,一替補隊員上場后連得28分,而且還得了四個三分球,這就使蘇聯隊能夠把握戰機而獲得勝利。
上一篇:美妙的生命起源演義
下一篇:美,在心?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