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
毛澤東著,發表于1936年,這是為總結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的經驗而寫的,當時曾在陜北的紅軍大學作過講演。據著者說,本書只完成五章,尚有戰略進攻、政治工作及其它問題因為西安事變發生沒有功夫再寫。全書分五章,第一章論述了如何研究戰爭,包括戰爭規律、戰爭目的和戰略問題等。第二章概述了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戰爭中的地位、作用,指出“領導這個革命的唯有共產黨”,并客觀地分析了中國共產黨曾出現的失誤及原因。第三章重點分析了中國革命戰爭的特點:中國是一個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大國,而又經過了1924年至1927年的革命,敵人的強大,紅軍的弱小,共產黨的領導和土地革命,并根據這些特點產生我們的戰略戰術。第四章認為中國內戰的主要形式是“圍剿”和反“圍剿”。第五章論述的內容有積極防御和消極防御、反“圍剿”的準備、戰略退卻、戰略反攻、反攻開始問題、集中兵力問題、運動戰、速決戰、殲滅戰。這部著作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黨內在軍事問題上的一場大爭論的結果,是表示一個路線反對另一個路線的意見。毛澤東同志在這場爭論中表現出了遠見卓識和深遠的睿智,系統地說明了有關中國革命戰爭戰略方面的諸問題。是一部經典著作。
上一篇:中國歷代名臣
下一篇:中央情報局與情報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