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謀遠慮,有備無患》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鳳凰二年(公元273年)春,陸抗被任命為大司馬、荊州牧。鳳凰三年(公元274年)夏,陸抗病重,上疏說:“西陵、建平,是國家的屏障,既處蜀國下游,又是兩面受敵。如果敵軍泛舟順流而下,船行千里,如流星閃電,很快就可到達,是不能依靠其他部隊的支援來解救危急的。這乃是社稷安危的關鍵,而不僅僅是疆界被侵凌的小害。臣的父親陸遜當初駐守在西方邊境時曾經陳述意見,認為西陵是國家的西門,雖說容易把守,但也容易失去。如果萬一守不住,那就不但是丟失一郡,而且連整個荊州也會不屬吳國所有的。假使那里發生問題,我們應當傾盡全國的力量去爭奪。臣從前駐守西陵,得以涉足先父的舊跡,前次請求三萬精兵,但主管官員遵循常例,沒肯派往。從步闡事件以后,兵員更有損耗。當今臣所統領的地域有千里之大,又四面受敵,對外要抵御強敵,對內要安撫各族蠻夷,然而上上下下現有士兵只有幾萬,又久已疲弱困乏,難以應付突然的事變。臣愚意認為,各位王爺年紀尚小,沒有管理國家,可以姑且設立傅相,輔導他們賢能的資質,不要占用兵馬而妨害國家的要事。又宮中宦官,開設招募,士兵百姓怨恨兵役勞役,逃避而來應募。請特別頒發詔令,對這些人加以考察、檢閱,一律整編出來,以補充邊界上經常受到敵人攻擊的防區。如果臣所統率的部隊能足滿八萬人,又減省、止息眾多其他事務,做到信賞必罰,那么敵軍即使有韓信、白起那樣的名將重生,也無法施展他的計策。如果兵員不增加,現行制度不改,卻想完成大業,那么這是我所深深擔憂的。假如臣死去之后,請您對西方邊境多加關注。希望陛下思考、接受我的意見,那么臣死了也將不朽。”
秋天,陸抗死去,兒子陸晏繼承爵位。陸晏和弟弟陸景、陸玄、陸機、陸云,分別統領陸抗的部隊。陸晏擔任裨將軍、夷道監。天紀四年(公元280年),晉軍攻伐吳國,龍驤將軍王浚順長江東下,所到之處一攻即破,終于像陸抗所憂慮的那樣。陸景字士仁,因匹配公主被任命為騎都尉,封毗陵侯,統領陸抗的部隊后,任命為偏將軍、中夏督。他修持操行,愛好學問,著書幾十篇。二月壬戌,陸晏被王浚的非主力部隊殺死。癸亥,陸景也遇害,當時三十一歲。陸景的妻子,是孫皓的嫡母所生的妹妹,與陸景同為張承的外孫。
上一篇:《深謀遠慮:諸葛亮去世》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深謀遠慮,釜底抽薪》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