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面吸取戰爭經驗的危害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最先創造飛機傘降和機降的戰法取得了極大的成功。1939年9月1日,德國出動大批空降部隊,對波蘭的機場、交通樞紐,通訊中心及軍事設施實行縱深搶占,為地面部隊的大舉進攻開辟了道路;這種戰法在后來的德軍入侵北、西歐和南歐中,也曾立下了汗馬功勞。
但是,在1941年5月20日開始的進攻克里特島的戰役中,德軍也使用了空降部隊,在10天的激戰中,雖然占領了該島,可傘兵損失慘重。于是,希特勒就錯誤地認為傘兵已無奇襲的價值,傘兵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從此以后,他不再批署進行大規模的空降作戰,也不再注意發展傘兵部隊。可后來的戰事活動表明,德軍片面吸取戰爭經驗給其帶來的極大的危害。1944年12月,德軍為了挽救敗局,在阿登山區發動反攻時,急需大量傘兵部隊預先占領具有戰略意義的山谷隘口,以便保障坦克前進道路不被阻塞。可是由于當時德軍的傘兵數量極少,只能派出幾個小型的傘兵小組去搶占隘口,當然無濟于事。結果,隘口始終為美軍扼守,德軍的運動不能暢通無阻,結果德軍的反攻歸于失敗。顯然,由于希特勒的“近視”,導致德軍遭到了一大損失。
因此,指揮員應該有敏銳的眼光,要對失敗的原因進行具體分析,決不可因失敗而簡單否定與失敗相聯系的一切事物。要堅決克服那敗兵之將不可言勇,敗兵之戰法不可言好,敗兵之武器不可言優的世俗觀念。特別可貴的,要善于從自己和別人的失敗中,發現有發展前景的新戰法和新武器。與希特勒的態度相反,美英盟軍領導人沒有為德軍傘兵失利的現象蒙住眼睛,他們從克里特島這個戰例中,充分認識到了傘兵在現代戰爭中的巨大作用,從此大力加強傘兵部隊的組建和訓練。沒過幾年,傘兵部隊在1944年6月盟軍發動的諾曼底登陸戰役中,實施了大規模的空降,占領登陸地域內的交通樞紐、渡口、橋梁,打擊了德軍的士氣,對配合登陸兵登陸發揮了重要作用。盟軍撿起敵人廢棄的戰法,加以發展完善,又用它反過來扼殺敵人。
上一篇:潘德等人的偽造圖片證據
下一篇:片面的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