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靜待動:曹操死,曹丕襲魏王爵》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正月,魏武王曹操抵達洛陽。二十三日,曹操去世。魏王知人善任,善于洞察別人,很難被假象所迷惑;能夠發掘和提拔有特殊才能的人,不論地位多么低下,都按照才能加以任用,使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和敵人對陣時,他神態安詳,似乎不愿意打仗;可是一旦制定好策略,向敵人發動攻擊,便氣勢磅礴,斗志昂揚。對有功的將士和官吏,賞賜時不吝千金;而對沒有功勞卻希望受到賞賜的人,則分文不給。執法時嚴峻急切,違法必糾,在犯法者被處死時,他即使傷心落淚,也不加赦免。生活檢樸,不崇尚富麗奢華。所以能夠消滅各個強大的割據勢力,幾乎統一全國。
此時,太子曹丕正在鄴城,駐洛陽的軍隊騷動不安。大臣們想先保守秘密,暫時不公布曹操去世的消息。諫議大夫賈逵認為不應該保密,才把喪事公之于眾。有人說,應當把各個城池的守將都換上曹操家鄉的譙縣人和沛國人。魏郡太守、廣陵人徐宣大聲說:“如今各地都歸于一統,每個人都懷有效忠之心,何必專用譙縣人和沛國人,以傷害那些守衛城池的將士!”撤換之事才不再提起。青州籍的原黃擊軍士兵擅自擊鼓離去,大家認為應加制止,對不服從命令者派兵征討。賈逵說:“不可以這樣做。”于是他寫了一篇很長的文告,命令青州兵所到之處的地方官府,要給他們提供糧食。鄢陵侯曹彰從長安趕來,詢問賈逵魏王的印璽在何處,賈逵嚴肅地說:“國家已經確定了魏王的繼承人,先王的印璽,不是君侯您應當詢問的。”惡耗傳到鄴城,太子曹丕慟哭不已。中庶子司馬孚勸諫說:“魏王去世,舉國上下都仰仗殿下您的號令。您應上為祖宗的基業著想,下為全國的百姓考慮,怎么能效法普通人盡孝的方式呢?”曹丕很久以后才止住哭聲,對司馬孚說:“你說得對。”當時,大臣們剛剛聽到曹操去世的消息,相聚痛哭,一片混亂。司馬孚在朝堂上大聲說:“如今君王去世,全國震動,當務之急是拜立新君,以鎮撫全國,難道你們只會哭泣嗎?”于是命令群臣退出朝堂,安排好宮廷警衛,處理喪事。司馬孚是司馬懿的弟弟。大臣們認為太子曹丕即魏王位,應該有漢獻帝的詔令。尚書陳矯說:“魏王在外去世,全國驚惶恐懼。太子應節哀即位,以安定全國上下的人心。況且魏王鐘愛的兒子曹彰正守在靈柩旁邊,他若在此時有不智之舉,生出變故,國家就危險了。”當即召集百官,安排禮儀,一天之內,全部辦理完畢。第二天清晨,以魏王后的命令,拜立太子曹丕繼承曹操為魏王,下令大赦天下罪犯。不久,漢獻帝派御史大夫華歆帶著詔書,授予曹丕丞相印綬和魏王璽綬,仍兼任冀州牧。而后曹丕尊奉母后卞氏為王太后。
二十一日,安葬魏王曹操的遺體在鄴城西面的高陵。
曹操作為大韜略家,具備良好的素養: 知人善任,洞察秋毫,深沉悠遠,剛毅果斷,執法嚴明,不為情動。
徐宣、賈逵、司馬孚等智士在非常時期,以靜制動,先發制人,取得主動,贏得成功。
上一篇:《以靜制動,進退以道》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以靜待嘩:荀攸反對曹操圍擊張繡》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