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的英文老師
莊士敦于1874年生于蘇格蘭首府愛丁堡,原名雷金納德·弗萊明·約翰斯頓,是末代皇帝宣統的英文老師,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通,滿口十分流利的京語,平時一概穿大清朝服,行大清禮節,崇尚儒家思想。
1894年,莊士敦畢業于愛丁堡大學。后進入牛津大學瑪格德琳學院學習,主修現代歷史、英國文學和法理學并獲學士學位。光緒二十四年(1898),莊士敦被英政府派往香港,先后任輔政司助理和港督卜力的私人秘書。此后,莊士敦以學者兼官員的身份在華工作了三十四年。
莊士敦走遍了中國內地各省,他通曉中國歷史,對儒、墨、釋、老都有研究,特別欣賞中國古詩。莊士敦經李鴻章之子李經邁推薦,由徐世昌代向英國公使交涉,正式被清室聘為溥儀的英文老師。
莊士敦教溥儀英文的同時,也向他灌輸西方文明,使他潛移默化.培養其紳士的氣質。莊士敦給溥儀起了一個英國人的名字叫亨利。他常常帶外國域報給溥儀閱看,給他講坦克、毪機,講如何穿著西服,注意儀表,參加茶會等等。隨著相處時間的增長,莊士敦在溥儀心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莊士敦還經常同溥儀經常談論各國政體國情,話題涉及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列強實力,世界各地風光,英國王室生活,中國內戰局勢,甚至還談到復辟的可能性和不可靠的軍閥態度。
在莊士敦的影響之下,溥儀醉心于生活歐化,不惜違反祖宗家法,剪去曾經象征清王朝統治的長辮,轟動了整個宮內。他像莊士敦一樣穿西服,吃西餐,騎自行車,打網球,戴眼鏡,安電話,在和伴讀生交談時還模仿莊士敦那種中英文夾雜著說的方式,甚至產生了赴英留學的念頭和逃離紫禁城去西方漫游的幻想。
溥儀被逐出宮的時候,莊士敦曾通過英國使館向民國政府施加壓力。溥儀去天津后,莊士敦到威海衛當專員。回國后他接受了爵士爵位,任倫敦大學的漢學教授兼外交顧問。
莊士敦一生未婚,老年用其著作的版稅,在蘇格蘭買了一個小島,并升起了滿洲國的國旗,在其住所辦了一個陳列館,陳列著溥儀賞賜給他的朝服、頂戴及飾物等。1938年3月6日逝世。享年六十四歲。
上一篇:溥儀是怎么繼位的-清朝-滿族歷史
下一篇:滿洲八旗的由來-清朝-滿族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