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未竟之志
康·塞·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弗·埃·梅耶荷德是蘇聯(lián)二、三十年代兩位杰出的戲劇大師。他們二人橫溢的才華和杰出的貢獻在世界戲劇史上都享有盛譽。
但自1902年梅耶荷德離開波瓦爾斯卡雅講習所之后,即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分道揚鑣。在長達三十余年的漫長歲月中,兩位戲劇大師在各自的創(chuàng)作道路上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探索、嘗試和實驗,成為蘇聯(lián)劇壇乃至世界劇壇的兩大戲劇流派——體驗派與表現(xiàn)派——的代表人物。在這一段時期中,他們基于各自的審美觀和戲劇觀,進行過激烈的論戰(zhàn)。例如,一次梅耶荷德劇院上演一部俄羅斯的經(jīng)典劇作,一些人對梅氏用新的手法重新處理此劇非常感興趣,并把他如此自由地對待經(jīng)典作品稱作革新。對此,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卻斥道:那不是革新,只不過是趕時髦而已。關于莫斯科整個戲劇界對梅耶荷德輝煌的導演才華的贊賞,他卻說:“那么,讓演員干什么呢?按照別人向他們所展示的模仿,僅此而已?這正是表現(xiàn)派藝術!我本人也曾一度迷戀它,但隨著歲月的推移,我逐漸明白這個方法是錯誤的,決非俄羅斯戲劇所固有的特點”。
但是,這兩位胸襟坦蕩的大師。由于他們具有共同的藝術追求和理想,在藝術的道路上,又都是虛懷若谷。孜孜不倦的開拓者,所以對于對方的成就和才華都曾不止一次發(fā)自肺腑地互相表示過贊賞與欽佩。
尤其是在晚年,他們在創(chuàng)作上互相接近和合作,并且意欲共同開創(chuàng)戲劇藝術的新局面。在1936—1937年演劇季期間,曾有人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提出一個自己,即他認為誰是蘇聯(lián)最優(yōu)秀的導演時,他斷然回答道:“我知道的唯一導演就是梅耶荷德”。
在梅耶荷德劇院關閉后(1938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又邀梅耶荷德到以他命名的歌劇院來工作。出任歌劇院劇院長。當時他周圍的一些人極力反對,而斯氏只簡短的一句話作回答:“劇院需要梅耶荷德”。
在最后的一、兩年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把梅耶荷德視為自己親密的助手,他們二人暢談理想,設計了一整套劇院今后發(fā)展的藍圖,并欲將之付諸于現(xiàn)實。
令人遺憾的是,這些前景誘人的計劃并未能實現(xiàn)。
不久,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因病亡故,而梅耶荷德也因不幸的遭遇而英年早逝,一次戲劇史上劃時代的創(chuàng)舉終于夭折了。
上一篇:斯萬失卻電燈發(fā)明者的桂冠
下一篇:斯巴蘭扎尼錯誤的先人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