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決狀元
宋太祖趙匡胤稱帝以后,一變唐代舊制,不但把進士考試的時間限制在白天,而且特別重視寫作速度。他主持殿試的時候,誰先交卷,名次就排在前面,第一個交卷的,就可以當上狀元。這也許是因為,趙匡胤是武將出身,并不體會寫文章的甘苦,以為文人搖筆桿子,就和武士們躍馬挺槍放箭一樣,越是神速,就越能顯出武藝的高超。但是,以交卷快慢定名次,也會遇到麻煩。成百上千的考生中、難免有幾個旗鼓相當的快手。開寶八年殿試,應試人王嗣宗和陳識就同時最先做完了考卷,并且同時呈送到宋太祖面前,無法分辨出誰先誰后。宋太祖粗粗看了兩張考卷,各有特色,也難以分別高下。這狀元應當屬于誰?宋太祖沉思了片刻,忽然計上心來,不動聲色地說:“你們兩個摔一跤,就在我面前摔!”陳識的腦子還沒轉過彎來,就被身材魁梧的王嗣宗撲咚一聲摔倒在地上。宋太祖哈哈大笑,指著王嗣宗說:“好!你就是今科狀元。”(詳見《宋詩紀事》卷二引《玉照新志》)王嗣宗這樣奪到了狀元,很多人都不以為然。在終南山隱居的著名詩人鐘放,就曾當面挖苦已是封疆大吏的王嗣宗,“以手搏得狀元耳,何足道也!”(見《涑水紀聞》卷六)就連宋太祖也因而遭到非議。
但是,平心而論,以摔跤決定狀元,雖然并非佳策,卻也不見得就是凌辱士子。如果把它看成是在筆試之后,又加試一門體育,倒見得施行者的教育眼光不俗。可惜的是,這種被讀書人視為有傷大雅的考試方式,在中國教育史上只舉行過一次,不然的話,封建社會的讀書人恐怕也不會把“四體不勤”,“手無縛雞之力”當作文雅的特征了。
上一篇:搠思監誤國被戮
下一篇:數學中的名不副實何時能得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