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的悲劇生涯
李商隱,字義山,是我國唐代著名詩人。他的一生是力求有為的一生,也是坎坷潦倒的一生。
李商隱九歲喪父,生活的艱辛與嚴峻的現實,使他形成了一種抑郁的精神狀態。十七歲的李商隱受到天平軍節度使令狐楚的賞識,被邀入幕府做了巡官。令狐楚不但教會李商隱寫當時極為流行的駢文奏章,還不斷資助李商隱。李商隱極為感激,曾寫下“自蒙夜半傳衣后,不慕王祥得刀時”的詩句。
833年,詩人第一次往京城應舉落第,這給詩人以很大的打擊。此后的一段日子,他一度在河南玉陽山、王屋山一帶過隱居求道的生活。
837年,詩人在令狐楚幫助下考中進士。838年涇源節度使王茂元聘李商隱入幕府,并招為女婿。沒想到這竟給李商隱帶來了巨大的不幸。
唐后期,政壇上牛、李兩派斗爭激烈。令狐楚是牛黨中堅,王茂元則是劃在李黨名冊上的。李商隱雖沒有參于黨爭的言行,但他深得令狐楚栽培,同時他又是王茂元的女婿。于是牛黨中人認為他忘恩負義,李黨中人也不接納他。李商隱莫名其妙地成為黨爭的犧牲品,陷入了痛苦的深淵。李的政治抱負泡沫一樣的幻滅了。李商隱的無題詩意遠思深、情致纏綿的格調,就是這種難以言說的苦衷的表達。
此后,李商隱在黨爭的波濤中起伏,雖先后又入了幾個幕府,都未能施展其政治抱負。852年,詩人的妻子去世,多愁善感的詩人再度遭受到巨大的精神摧殘,竟有出世之想。詩人憂時傷國的思想和個人不幸生活的結合,給他沉郁蒼涼的詩歌又蒙上了一層悲觀主義的色彩。
858年,這位曾有凌云之志,卻一生坎坷的詩人懷著深深的遺憾在寂寞中死去,年僅四十七歲。
李商隱悲劇的一生就這樣匆匆結束。天涯飄零的生活給詩人提供了大量素材,孕育了許多動人的詩篇。但黑暗的現實,難以實現政治抱負而產生的郁郁不得志的心境,以及早年喪父,中年喪妻的傷痛,使詩人過早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影響到他的詩歌,使他的詩中時時帶有一種頹廢的情調,晦澀的氣氛,并使用典飾、幽辟的表現形式,甚至蒙上一種宗教(主要是道教的影響)色彩,帶一種幽奇冷峭的意境。李商隱一生都未能唱出宏偉壯闊的浩歌,而且過早地終止了他的生命之曲,實在是令人惋惜的悲劇。
上一篇:李可及顯赫一時被發配
下一篇:李商隱的科場悲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