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為李陵辯
都尉李陵是個少年英雄,一向瞧不起老打敗仗的漢武帝的大舅子李廣利。李廣利出兵匈奴,皇上讓李陵為其監督輜重。李陵向漢武帝請求說:“您讓我自己帶一支人馬去吧!我的部下都是楚兵,驍勇善戰。只要給我五千兵馬,我就能打到單于的大營里去。”皇上知道他是瞧不起李廣利,就生了氣。一匹馬不給他,也不派接應的部隊,只讓他帶五千步兵偵察匈奴。
李陵孤軍深入匈奴,與幾萬匈奴騎兵作戰。既無馬匹又無補充的兵器,也沒有接應的部隊。官兵雖拼死作戰,終因寡不敵眾而全軍覆滅。李陵被捕,投降匈奴。
消息傳來,漢武帝大怒,立即將李陵的家屬下了監獄。然后召集大臣們評論李陵的行為。有的責備李陵怕死,有的批評李陵不會用兵,還有的罵李陵是個賣國賊。大臣中有個太史令司馬遷,只因瞧不起這批專看漢武帝臉色行事的人,就冒冒失失地替李陵辯解起來。他說:“李陵為國家不顧性命,帶著五千步兵深入敵人腹地。他們拿著弓箭拼命打了一千里地,打死那么多敵人。他能夠叫部下不顧死活地打仗,就是古代最杰出的將軍,也不過如此。他雖然打了敗仗,可殺了那么多敵人,也是可以向天下人交待了。”這時就有幾個大臣議論:“這么說李陵比李廣利強多了。”漢武帝一聽,有人拿李陵和李廣利相比就火了。可一時又挑不出司馬遷的錯。
也是司馬遷不知天高地厚,說著說著就沒邊了。他說:“李陵不肯馬上就死,一定是想將來將功折罪報答皇上。”漢武帝抓住這句話,罵著說:“李陵的想法你是怎么知道的?是他告訴你的?要像你這種說法,堂皇地投降敵人倒有理了。你這不是成心跟朝廷作對嗎?”他吆喝一聲,把司馬遷下了監獄,處了腐刑。
李陵不附權貴忠勇報國,怎可接受那樣的條件獨進匈奴?司馬遷蔑視媚臣仗義為李陵辯,怎能將投降美化為將功折罪?二者始直終謬,皆因感情超出了理智。人無感情如行尸走肉,濫用感情則顛倒瘋狂。所以,理智是感情的度,超出度,必殃及自身。
上一篇:史量才命喪浙抗公路
下一篇:司馬遷諫言受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