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善為》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崔善為》人物故事小傳
崔善為,貝州武城(今河北南宮縣)人,在隋朝任樓煩郡司戶書佐時為唐高祖李淵屬下,建議并參與李淵起義,任大將軍府司戶參軍,封清河縣公,官至尚書左丞。貞觀初,任陜州刺史,后任大理,司農二卿,秦州刺史。崔善為精通天文歷法。武德初年始用傅仁均《戊寅元歷》,因有不妥,時人非議,當時任大理卿的崔善為奉命考校,改其中數18處。貞觀初年,李淳風又指出該歷錯誤18條,崔善為又奉命考校,多有駁正。
〔正史〕
崔善為,貝州武城人也。祖颙,后魏員外散騎侍郎。父權會,齊丞相府參軍事。善為好學,兼善天文算歷,明達時務,弱冠州舉①,授文林郎。屬隋文帝營仁壽宮,善為領丁匠五百人。右仆射楊素為總監,巡至善為之所,索簿點人,善為手持簿暗唱之,五百人一無差失,素大驚。自是有四方疑獄,多使善為推按②,無不妙盡其理。
仁壽中,稍遷樓煩郡司戶書佐。高祖時為太守,甚禮遇之。善為以隋政傾頹,乃密勸進,高祖深納之。義旗建,引為大將軍府司戶參軍,封清河縣公。武德中,歷內史舍人、尚書左丞,甚得譽。諸曹令史惡其聰察,因其身短而傴③,嘲之曰:“崔子曲如勾,隨例得封侯。膊上全無項,胸前別有頭。”高祖聞之,勞勉之曰:“澆薄④之人,丑正惡直。昔齊末奸吏歌斛律明月,而高緯愚暗,遂滅其實。朕雖不德,幸免斯事。”因購⑤流言者,使加其罪。時傅仁均所撰《戊寅元歷》,議者紛然,多有同異,李淳風又駁其短十有八條。高祖令善為考校二家得失,多有駁正。
貞觀初,拜陜州刺史。時朝廷立議,戶殷之處,得徙寬鄉。善為上表稱“畿內之地,是謂戶殷,丁壯之人,悉入軍府。若聽移轉,便出關外。此則虛近實遠,非經通之議。”其事乃止。后歷大理、司農二卿,名為稱職。坐與少卿不協,出為秦州刺史,卒,贈刑部尚書。
《舊唐書》卷一九一
〔注 釋〕
①弱冠州舉:少年應試州里的科考。②推按:推理審問。③傴:駝背。④澆薄:刻薄,苛刻。⑤購:追查。
上一篇:《宋真宗淑妃楊氏》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宋真宗淑妃楊氏》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崔暹》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崔暹》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