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地理文化·木蘭圍場
清代皇帝御用狩獵場地。在河北圍場縣境內。地處灤河支流伊遜河上游,鄰接內蒙古自治區。清置圍場廳,1913年改圍場縣,森林豐富,草原廣闊,周長千余里。清康熙二十年(1681)開辟為木蘭圍場。當時設圍72處,列為清朝“秋狝習武,綏服遠藩”的國家重要盛典之一。乾、嘉時期成為定制,“垂為家法”。秋狝盛典多在每年中秋之后舉行。斯時水草豐盛,野獸眾多,皇帝由承德避暑山莊來木蘭圍場,滿、漢、蒙王公大臣等也隨帝入圍。在此期間例行賜宴、賞赍、封爵等政治活動,藉以加強中央政權統治。今圍場舊址大部尚存,乾隆御書《古長城說》等碑碣,記錄了木蘭圍場的創建歷史,反映民族團結共御外敵侵略的史實?,F已成為承德地區旅游景點之一。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中國文學·曲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民族文化·木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