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曙生的不幸
舞蹈演員需要一個強壯的身體,但是,生在抗戰初期的汪曙生,在最需要營養的幼年,卻被寄養在善良卻很貧困的老鄉家中。由此而造成的體質虛弱,成了她從事舞蹈藝術的大敵;年少時摔傷過腿,又成了她從事舞蹈藝術的“攔路虎”。
公平的上帝賜予了她不可多得的內在的氣質,黨和人民把她送進了北京舞蹈學校去深造,由于她持之以恒的努力,已成為品德兼優的高材生。她將在畢業公演的實習劇目中扮演舞劇《劉胡蘭》的主角,當今,一些卓有成就的舞蹈家,不少人正是通過畢業劇目初露才華。但是,在這關鍵時刻,由于勞累過度她患了肺結核而被迫休學,第一次扮演舞劇主角的實踐機會就這樣喪失了。一年后,她以超人的毅力恢復了學業,在畢業考試中依然爭得了全優的成績。
1959年,她被分配到了中央歌舞團。汪曙生是當時該團絕無僅有的中專畢業生,理應受到格外器重,剛剛報到,就隨團出訪伊拉克,演出的主要劇目是獨舞《春江花月夜》。她本是“原版”演員之一,以其端莊,優雅和細賦的表演風格得到專家、同行的偏愛。但是,不幸再一次降臨,就在她到達巴格達的第二天,因暈機后排練過于緊張,用力過猛,她的左腳踝骨嚴重扭傷。不僅訪問伊拉克期間,未曾登過一次臺,在國慶十周年的獻禮演出,也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1962年,在中央歌舞團十周年的紀念演出中,她和佟左堯合演的雙人舞《版納月夜》引起了強烈反響,給予高度評價。在她表演的許多舞蹈中,那蘊含內在抒情性,使她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風格。
她確實是進入了不惑之年。經過近幾年來時斷時續的試排、修改,擱淺、深入生活、復排、再修改……她為全國舞蹈創作討論會獻出了三個舞蹈作品:《月光》、《魂的和弦》、《鬧秧歌》。這三個舞蹈從內容到形式都截然不同,汪曙生的探索與追求仍在進行著,繼續著……。
上一篇:汪士鐸的錯誤理論
下一篇:汪精衛出逃河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