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朝恩》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魚朝恩》人物故事小傳
魚朝恩(公元722—770年),瀘州滬川(今四川納溪)人,唐朝宦官。天寶末年,以品官給事黃門。至德年間,屢出監軍。安史之亂時,九節度使領兵在相州攻打安慶緒,奉命出任觀軍容宣慰處置使,率禁軍鎮守陜西,封馮翊郡開國公。廣德元年(公元763年),吐蕃、黨項入犯京師,代宗移居陜州,魚朝恩領兵相迎,士氣大振,升任天下觀軍容宣慰處置使,統帥神策軍。永泰中,加判國子監事、進封鄭國公,專寵擅權,位居朝臣之上,受到皇帝的斥責,遂罷觀軍容使,被處死。
[正 史]
魚朝恩,天寶①末以宦者入內侍省,初為品官,給事黃門。性黠惠,善宣答,通書計。至德②中,常令監軍事。九節度討安慶緒于相州,不立統帥,以朝恩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觀軍容使名,自朝恩始也。以功累加左監門衛大將軍。時郭子儀頻立大功,當代無出其右,朝恩妒其功高,屢行間諜,子儀悉心奉上,殊不介意。肅宗③英悟,特察其心;故朝恩之間不行。自相州之敗,史思明再陷河洛。朝恩常統禁軍鎮陜,以殿東夏。廣德元年④,西蕃入犯京畿,代宗⑤幸陜。時禁軍不集,征召離散,北至華陰,朝恩大軍遽至迎奉、六師方振。繇為深加寵異,改為天下觀軍容宣慰處置使。時四方未寧,萬務事殷,上方注意勛臣,朝恩專典神策軍,出入禁中,賞賜無算。
朝恩性本凡劣,恃勛自伐,靡所忌憚。時引腐儒,及輕薄文士于門下,講授經籍,作為文章;粗能把筆釋義,乃大言于朝士之中,自謂有文武才干,以邀恩寵。上優遇之,加判國子監事,光祿、鴻臚、禮賓、內飛龍、閑廄等使。朝恩恣橫,求取無厭。凡有奏請,以必允為度,幸臣未有其比。
大歷三年⑥,讓判國子監事、加韓國公。朝恩恣口談時政,公卿惕息。戶部郎中相里造、殿中侍御史李衍以正言折之。朝恩不悅,乃罷會。
后嘗釋奠于國子監,宰臣百僚皆會,朝恩講《易》、徵《鼎卦》覆餗之義,以譏元載,載心銜之,陰圖除去之。上以朝恩太橫,亦惡之。載欲伺其便,巧中傷之,乃用心腹崔昭為京兆尹,伺朝恩出處。昭不吝財賂,潛與朝恩黨陜州觀察使皇甫溫相結,溫與昭協,自是朝恩動靜,載皆知之;巨細悉以聞,上益怒。朝恩未之察,日以驕橫。載奏加朝恩實封,又加皇甫溫權位,以肆其欲。
五年,朝恩所昵武將劉希暹微有過忤,上諷之,詔罷朝恩觀軍容使,加實封通前一千戶。朝恩始疑,然每朝謁,恩顧如常,亦不以載為意。會寒食宴近臣,朝恩入謁。先是,每宴罷,必出還營,是日有詔留之。朝恩始懼,言頗悖慢,上亦以舊恩不之責。是日朝恩還第,雉經而卒。
《舊唐書》卷一八四
〔注 釋〕
①天寶:唐玄宗李隆基的年號。公元742-755年使用。②至德:唐肅宗李亨的年號,公元756-757年使用。③肅宗:詳見本書《李輔國》注釋②。④廣德元年:公元763年。⑤代宗:唐肅宗李亨長子。公元763-779年在位。⑥大歷三年:公元768年。
〔相關史料〕
魚朝恩專權使氣,公卿不敢仰視。宰臣或決政事,不預謀者,則睚曰:“天下之事,豈不由我乎?”于是帝惡之。而朝恩幼子令徽,年十四五,始給事于內殿。帝以朝恩故,遂特賜綠。未挾旬月,同列黃門,位居令徽上者,因敘立于殿前,恐其后至,遂爭路以進,無何,誤觸令徽臂。乃馳歸告朝恩,以班次居下,為同列所欺。朝恩怒,翌日于帝前奏曰:“臣幼男令徽,位居眾寮之下,愿陛下特賜金章,以超其等。”不言其緋而便求紫。帝猶未語,而朝恩已令所司,捧紫衣而至。令徽即謝于殿前。帝雖知不可,強謂朝恩曰:“卿男著章服,大宜稱也”魚氏在朝幼無畏憚,他皆仿此,其同列黃門,尋逐于嶺表。及朝恩被殺,天下無不快焉。
宋·李昉《太平廣記》卷一八八
觀軍容宣慰處置使、左監門衛大將軍兼神策軍使、內侍監魚朝恩,專典禁兵,寵任無比,上常與議軍國事,勢傾朝野。朝恩好于廣座恣談時政,陵侮宰相,元載雖強辯,亦拱默不敢應。
神策都虞候劉希暹,都知兵馬使王駕鶴,皆有寵于朝恩;希暹說朝恩于北軍置獄,使坊市惡少年羅告富室,誣以罪惡,捕系地牢,訊掠取服,籍沒其家資入軍,并分賞告捕者;地在禁密,人莫敢言。朝恩每奏事,以必允為期;朝廷政事有不豫者,輒怒曰:“天下事有不由我者邪!”上聞之,由是不懌。
朝恩養子令徽尚幼,為內給使,衣綠,與同列忿爭,歸告朝恩。朝恩明日見上曰:“臣子官卑,為儕輩所陵,乞賜之紫衣。”上未應,有司已執紫衣于前,令徽服之,拜謝。上強笑曰:“兒服紫,大宜稱。”心愈不平。
元載測知上指,乘間奏朝恩專恣不軌,請除之;上亦知天下共怨怒,遂令載為方略。朝恩每入殿,常使射生將周皓將百人自衛,又使其黨陜州節度使皇甫溫握兵于外以為援;載皆以重賂結之,故朝恩陰謀密語,上一一聞之,而朝恩不之覺也。
辛卯,載為上謀,徙李抱玉為山南西道節度使,以溫為鳳翔節度使,外重其權,實內溫以自助也。載又請割郿、虢、寶雞、鄠、盩厔隸抱玉,興平、武功、天興、扶風隸神策軍,朝恩喜于得地,殊不以載為虞,驕橫如故。
……
劉希暹頗覺上意異,以告魚朝恩,朝恩始疑懼。然上每見之,恩禮益隆,朝恩亦以此自安。皇甫溫至京師,元載留之未遣,因與溫及周皓密謀誅朝恩。既定計,載白上。上曰:“善圖之,勿反受禍!”
三月,癸酉,寒食,上置酒宴貴近于禁中,載守中書省。宴罷,朝恩將還營,上留之議事,因責其異圖。朝恩自辯,語頗悖慢,皓與左右擒而縊殺之,外無知者。上下詔,罷朝恩觀軍容等使,內侍監如故。詐云“朝恩受詔乃自縊”,以尸還其家,賜錢六百萬以葬。
丁丑,加劉希暹、王駕鶴御史中丞,以慰安北軍之心。丙戌,赦京畿系囚,命盡釋朝恩黨與,且曰:“北軍將士,皆朕爪牙,并宜仍舊。朕今親御禁旅,勿有憂懼。”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唐代宗大歷五年
上一篇:《魏逸士(4人)》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魏逸士(4人)》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黃宗羲》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黃宗羲》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