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寧強縣·陽平關》陜西名勝簡介
在寧強縣陽平關鎮。陽平關為漢中盆地西陲之門戶,為陜西入川的交通要道,三國時名陽安關,北宋時改為陽平關。南依山,北靠水,形勢極為險要。歷來為兵家爭奪之地。自東漢后,多次駐扎重兵把守。
漢獻帝劉協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攻漢中,占據漢中的師君(張魯先為益州牧劉焉的督義司馬,率他的道教徒攻取漢中后自稱師君)張魯派他的弟弟張衛拒守陽平關。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劉備取漢中,認為陽平關是漢中盆地的西門戶,也駐重兵于陽平關。
陽平關也稱關城,又稱白馬塞,據《水經注》記載:“涇水又南徑張魯臺,東對白馬城,一名陽平關。其城西帶涇水,南臨沔川,城則二水之交,亦曰涇口城。”又據魏劉資《諫用兵南鄭疏》云:“昔武皇帝征南鄭,取張魯陽平關之役,危而后濟。”諸葛亮伐魏,以陽平關作為軍事根據地,先后8年。這樣,從三國到南北朝時期,陽平關先后400年間,戰火斷續未停。而今,陽平關有鐵、公路相通,地理位置仍很重要。
上一篇:《榆林·長城榆林段遺址》陜西名勝簡介
下一篇:《咸陽·陽陵》陜西名勝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