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王政》人物故事小傳
王政(約公元1073—1138年),本名南撒里。金代辰州熊岳(今遼寧蓋縣西南)人。祖先曾在渤海及遼代任官。遼末歸金,任謀克,伐宋時任滑州安撫使。時百姓常殺州官降宋,王政僅率數(shù)騎入州,釋被捕饑民,發(fā)倉稟賑貧民,州民皆悅,不復(fù)叛。金太宗天會四年(公元1124年),任燕京都曲院同監(jiān),未幾,改權(quán)侍衛(wèi)親軍都指揮使、兼掌軍資庫。當時,社會剛安,倉管無律,官吏趁機營私,王政到任,力糾此弊。王任官清廉不謀私利。致仕保靜軍節(jié)度使。卒年66歲。
〔正史〕
王政,辰州熊岳人也。其先仕渤海及遼,皆有顯者,政當遼季亂,浮沉州里。高永昌據(jù)遼東,知政材略,欲用之。政度其無成,辭謝不就。永昌敗,渤海人爭縛永昌以為功,政獨逡巡引退。吳王阇母聞而異之,言于太祖,授盧州渤海軍謀克,從破白習,下燕云。及金兵伐宋,滑州降,留政為安撫使。前此,數(shù)州既降,復(fù)殺守將反為宋守。及是,人以為政憂,政曰:“茍利國家,雖死何避。”宋王宗望壯之,曰:“身沒王事,利及子孫,汝言是也。”政從數(shù)騎入州,是時民多以饑為盜,坐系;政皆釋之,發(fā)倉廩以賑貧乏,于是州民皆悅,不復(fù)叛。傍郡聞之,亦多降者。宋王召政至轅門,撫其背曰:“吾以汝為死矣,乃復(fù)成功耶。”慰諭者久之。
天會四年,為燕京都麹①院同監(jiān)。未幾,除同知金勝軍節(jié)度使事,改權(quán)侍衛(wèi)親軍都指揮使、兼掌軍資。是時,軍旅始定,管庫紀綱未立,掌吏皆因緣為奸。政獨明會計,嚴扃,金帛山積,而出納無錙銖之失。吳王阇母戲之曰:“汝為官久矣,而貧不加富,何也?”對曰:“臣以楊震四知自守,安得不貧。”吳王笑曰:“前言戲之耳。”以黃金百兩、銀五百兩及所乘馬遺之。六年,授左監(jiān)門將軍,歷安州刺史、檀州軍州事、戶吏房主事。天眷元年,遷保靜軍節(jié)度使。致仕,卒,年六十六。
政本名南撒里,嘗使高麗,因改名政。
《金史》卷一二八
〔注 釋〕
①麹:“曲”的異體字。
上一篇:《王均妻湯氏》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王均妻湯氏》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王溫》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王溫》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