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女子足球畸形發展
當第一屆女子足球世界錦標賽在我國廣州進行時,國人無不為之興嘆:這次重大的賽事在中國舉行,在世界上女子足球運動開展得最早的神州大地上舉行,怎不令人高興呢!
早在一千多年的唐代,就有了女子足球這項運動形式。當時稱之為“白打”,就是一種不設球門的踢法;“白打”是單人的踢球技藝表演,可用頭頂、肩扛、腳踢、腿蹚、背滾等招式,不讓球落地;而“二人場”、“三人場”,則是對踢和技藝比賽了。不過,當時踢球女子只是宮中侍女,并不是廣大女子之所為;她們踢球,只作為游戲,和供統治者觀賞而已,并無強烈競爭與鍛煉身體的明確目的。所以,她們也并無今日之“足球小姐”的美稱。
王建的宮詞中有這樣的描寫:“宿妝殘粉未明天,總在朝陽花樹邊。寒食內人長白打,庫中先散與金錢”。——這些“內人”踢球不過是求得統治者的歡欣和賞賜而已。
到了宋代,女子足球不徑而走,傳出宮廷,在一些地方官僚庭院出現,本是個好事;但是,當理學盛興,提倡“女子無才便是德”之際,女子足球又怎么可能發展成對抗性的競技項目呢?于是,追求其文雅化、技藝表演化,越來越失去其體育意義。——到了宋代中后期,干脆令女子纏足,搞得腿腳畸形發展,又怎能使足球運動得以發展呢?于是,便產生了“小腳踢球橫劃拉”這個歇后語。宋代文物中卻有此類圖象,小腳女子踢球的陶枕圖畫,看上去還很有藝術性呢!但是,本來是舉世聞名的創舉,卻變成了一種畸形藝術欣賞品;本來是一項很好的體育項目,卻失去了體育的本來面目。真令人哭笑不得!
這大概是封建社會所奉信的“男女有別”所致吧。而今社會,全然改變了觀念:“男女都一樣!”“男人能做的女人也能做!”于是女子足球大興,其對抗性、競爭性并不亞于男子足球了。
上一篇:唐如松貪贓枉法
下一篇:唐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