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案
唐寅就是明代的著名畫家和文學家唐伯虎。他少年時便才華橫溢,二十九歲參加鄉試,就得第一名解元,由此,名聲橫貫江南。但是,他赴京參加會試時,卻鬧了一場舉世嘲諷的科場丑聞。
明孝宗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是乙未科會試,主考官由大學士李東陽,禮部侍郎程敏政擔任,并有剛正不阿的給事中體昶任監考。赴京后,自命不凡的唐寅,一見才子如林的偌大科場氣魄,也有點膽怯,便和他的密友江陰人徐經合謀,勾通副主考程敏政,出重金買了《論語》標題,及對策三問和四問的題目。一向恃才而狂的唐寅,以為勝券在握,便口出狂言,并以所知題目去問其他考生,以此炫耀自己。到開考時,其他考生發現所出題目與唐寅所說一字不差,于是便告到朝廷。朝廷立即下令,命大學士李東陽會同五經同考官將程敏政看過的考卷重新校閱,結果發現了大量作弊行為。于是,李東陽采取果斷措施,凡程敏政所批示錄取的考生一律取消資格,重新組織各路考官進行會審,最后終于將情況搞得水落石出,羆黜了已經中舉的徐經和唐寅等十多人,將程敏政問罪。這樣,這位才名滿江南的唐伯虎,充其量只登了個解元,由此而遺憾終生。
恃才傲物往往是內心空虛的一種表現,踏踏實實地為學和做人,才能不負平生所學,真正有所作為。
上一篇:唐宋女子足球畸形發展
下一篇:唐德宗施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