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被毀,“大膽”查理喪生
在軍事交戰中,使用外交手段,縱橫捭闔,結盟拆盟,對戰爭的結果有著重要的作用。15世紀,法王路易十一在同勃艮第公爵“大膽”查理的戰爭中,由于法王路易十一使用外交手段拆散了勃艮第公爵“大膽”查理和其他王公組成的“公益同盟”,力量削弱,又受到法國、瑞士和德國組成的聯軍的進攻,導致失敗。
15世紀中期,法國國王路易十一積極進行加強中央集權的統治,但遭到大多數法國權貴的敵視和反對。勃艮第公爵“大膽”查理為反對路易十一的集權,發起組成王公貴族的“公益同盟”向路易十一開戰。路易十一則將小貴族和中產階級團結起來,抵制“公益同盟”。由于“公益同盟”力量強大,1465年7月13日,法王路易十一在蒙萊里被打敗,不得不交還曾經被他沒收的叛亂貴族的領地。但法王路易十一沒有甘心失敗,積極鼓動被勃艮第公爵“大膽”查理占有的索姆河流域的城鎮居民鬧事,引起勃艮第公爵查理的不滿,雙方展開戰爭。這期間,路易十一憑借圓滑的外交手腕,瓦解了公益同盟,并與查理在佩隆內談判。當時勃艮第公爵查理也使用外交手段。他在談判時策動對路易十一的軟禁;為了把自己的勢力擴大到萊菌河地區,查理還同其他幾國密謀打敗路易十一,瓜分法國。但是,在外交場所,路易十一比查理技高一籌。路易十一對查理的盟友或議和,或收買,終以外交手段挫敗查理的圖謀。在此基礎上,路易十一把瑞士爭取過來,于1474年,法瑞兩國訂立永久同盟。而瑞士又和阿爾薩斯的斯特拉斯堡、科耳馬爾、石勒特施塔特、布雷扎克等城市訂立同盟。這年10月,瑞士和阿爾薩斯對勃艮第公爵“大膽”查理宣戰。由于法國、瑞士和神圣羅馬帝國組成聯軍進攻“大膽”查理,使勃艮第軍隊在1476年3月2日和6月22日的穆爾頓戰役中被擊敗。1477年1月,雙方又進行了南錫會戰。這次戰役中,“大膽”查理被徹底打敗,查理本人陣亡。
查理的軍事失敗,直接原因是同盟被瓦解,孤立無援,勢單力薄,難逃敗亡下場。從更深的層次分析,查理分裂法國是不附合當時歷史發展的要求,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因而失敗。
上一篇:同盟會倉促舉義
下一篇:同記公司筑路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