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吳越曲·浙東浙南之旅·北山·金華三洞
金華的山水奇秀,絕勝處則是北山三洞。
金華北山在金華城北約30里處,又名常山、長山,是中國道教的第三十六洞天。距今約一億三千多萬年的中生代白堊紀(jì)的山脈運動,給這一帶留下了廣大的石灰?guī)r。水溶后形成許多奇特的巖洞。曾有“五洞十景”之說。其中,雙龍洞、冰壺洞、朝真洞合稱“金華三洞”。
雙龍洞享有“水石奇觀”之譽。徐霞客日記中寫道:“雙龍外洞,軒廣宏爽,如廣廈高穹,閭闔四啟,非復(fù)曲房夾室之觀。而天筋天矯,石乳下垂,作種種奇形異狀,此雙龍之名所由起。”洞口兩側(cè)各有一塊鐘乳石,狀若龍頭。據(jù)傳說,這原是兩條看守天池的小神龍。有一年,金華一帶遭到大旱災(zāi)。為救生靈,兩條小龍戳穿了天池,把仙水引向人間。王母娘娘聞知后大怒,派天兵天將鎮(zhèn)壓了兩條小龍,并搬來大山壓住天池。雙龍洞便是原天池的所在,洞口的石龍,據(jù)說便是當(dāng)年兩條小龍的化身。
相傳,這兩條石龍后成為雙龍洞泉水的守護(hù)神。清代曾有一位縣令意欲飛黃騰達(dá),命差役鑿下龍頭,準(zhǔn)備進(jìn)獻(xiàn)給慈禧太后。雙龍洞的泉水隨即涸竭,周圍幾百里數(shù)月不雨。百姓們發(fā)現(xiàn)龍頭被盜,便與贓官展開爭奪龍頭的斗爭,最后在水路截下了運送龍頭的船只,把龍頭悄悄運回家鄉(xiāng)。雙龍洞中的泉水又汩汩流出,人們終于又盼到了甘霖。慈禧打開箱子,見到的是滿箱的巖石。
關(guān)于冰壺洞,也有一個有趣的傳說。一個清晨,有位薪翁踏上了北山的山頂。在淡淡的晨霧中,他看見地上有一把玲瓏剔透的小壺。提起一看,內(nèi)盛醇香撲鼻的黃酒。老人驚喜若狂,欲把此壺帶回村子,誰知壺體越來越大,越來越沉。最后就陷到了地下,成了一個洞穴。
冰壺洞深40多米,形若壺體,以“一瀑垂空下,洞中冰雪飛”稱奇。徐霞客當(dāng)年曾執(zhí)杖垂炬而下,但洞中寒氣滾滾,不見其底,令他驚嘆萬分。郭沫若也詩贊:“銀河倒瀉入冰壺”。
朝真洞又稱真人洞,萬歷《金華府志》云:“巍然在上,去天若尺五者曰朝真”。相傳古代有得道真人棲居于此,為民除害,降伏了蝙蝠精、螺絲精等妖魔。洞中的花瓶洞、螺絲洞、石弄堂、石棋盤、一線天,便是得道真人的遺跡。
上一篇:沉沉帝王夢·京城之旅·皇史宬·金匱石室皇家檔案
下一篇:蒙蒙巴蜀雨·川西之旅·黃龍寺·金沙碧水走黃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