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中國文學·雜文
文體名。指形式自由、篇幅短小的雜體散文。劉勰說:“夫文小易周,思閑可贍。足使義明而詞凈,事圓而音澤。磊磊自轉,可稱珠耳。詳夫漢來雜文,名號多品:或典誥誓問,或覽略篇章,或曲操弄引,或吟諷謠詠,總括其名,并歸雜文之區;甄別其義,各入討論之域。類聚有貫,故不曲述。”(《文心雕龍·雜文》)現代雜文指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會事變或社會傾向的文藝性論文。以短小、活潑、鋒利為特點。內容廣泛,形式多樣,有關社會生活,文化動態,以及政治事變的雜感、雜談、雜論、隨筆都可歸入這一類。“五四”以后,魯迅等作家寫了不少針砭社會弊端的雜文作品。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中國文學·朦朧詩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地理文化·李白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