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章趣談·黃慎
《黃慎》:黃慎 清康熙二十六年—乾隆三十三年后(1687-1768后),字躬懋,號癭瓢,福建寧化人。布衣,家貧,幼讀父書,長侍母,以孝稱,無以為生,遂學畫。畫人物,多取神仙故事為題材,初學上官周,后用狂草筆法作畫。筆姿放縱,氣象雄偉,深入古法,亦偶有筆過傷韻者。間作山水、花鳥,得荒率之致,亦能詩,著有《蛟湖詩鈔》。
《黃慎》:主要閑章:癭瓢 東海布衣
癭瓢
癭者,木所生之贅瘤也。瓢,系挹水漿之器。黃慎確有一只癭瓢。他早年家境貧寒,走畫畫這條路也是迫不得已,其《蛟湖詩鈔》云:“某之為是,非得已也,某幼而孤,母苦節,辛勤萬狀,撫某既成人,念無以存活,命某學畫。”他久有抱負,但有志不能伸,只能發出“自憐抱璞泣”,“此生足可惜”之嘆了。取這個號,可以說是在這種無奈情況下的一種自嘲。同時由于清前期的高壓統治,如康、雍、乾三朝屢興文字獄。取此號也有“不材之木,無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壽”之意(《莊子·內篇·人間世》)正如清末民初福州舉人葉大瑄在《蛟湖詩鈔》跋中所說:“竊謂其畫與名稱,殆懷才不遇,以樗櫟而自全其天者乎?”可見其寓意了。他的《寄居維揚美成草堂》有:“去歲離家木落初,癭瓢杖笠一車書。”又《雜詠其二》有:“一筇一笠一癭瓢,愛向峰頭把鶴招。莫道歸來無長物,梅花清福也難銷。”此瓢為一樹癭空成瓢狀,高9厘米,口徑緯線為14厘米,經線為11厘米。質堅紋細,不知取自何木,腹沿刻有“雍正四年黃慎制”草書款,口外沿尖端刻有小八分書“癭瓢”二字。
東海布衣
黃慎是個以布衣終老的職業畫師,一生窮苦飄泊,奔走衣食。他的《蛟湖詩鈔》卷二《汪璞莊過邗上草堂》云:“東海知名士,相逢白發年。停舟問秋水,窮蒼冷廚煙。匣有千金硯,囊無一酒錢。呼兒且入市,焦餅度涼天。”有客來訪,只能以燒餅招待,其貧可想而知了。
癭瓢
東海布衣
上一篇:翰墨趣談·黃崇嘏
下一篇:印章趣談·黃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