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極防御乃失敗之道
1982年4—6月,因馬爾維納斯群島的主權爭端,英國和阿根廷之間發生了一場現代化的戰爭。
在戰爭初期階段的海、空戰中,阿軍表現尚好,但在5月21日英軍登陸群島之后開始的地面作戰階段,阿軍盡管數量占優,且可依托有利地形和既設陣地進行堅守防御,但在英軍進攻面前節節敗退,最后被迫投降。
經過精心計劃和充分準備的英軍,于當地時間5月21日約6時30分在圣卡洛斯港登陸。4個小時之后,阿空軍開始對登陸的英軍進行猛烈襲擊。但此時,阿島上的地面部隊未作任何配合。其實,從21日到26日,英登陸軍完全暴露在狹窄的灘頭陣地上,這本來對登陸一方是非常危險的。而對抗登陸一方來說,則是千載難逢粉碎登陸的大好機會。據資料統計,這時“阿根廷駐軍在斯坦利地區有足夠的直升飛機向圣卡洛斯地區運送襲擊灘頭堡的部隊”,“在距圣卡洛斯約40公里的達爾文港有1500多人,大馬爾維納島的福克斯灣有1000人,”然而“都沒有對英軍的登陸和鞏固、擴大登陸場采取任何抗擊行動。”假如阿根廷在進行空襲的同時,只要發動營規模的步兵襲擊,英軍灘頭部隊的處境就會危險得多。然而,英軍登陸后將阿軍防御分隊趕跑之后,再也沒有遇到過反擊。僅用4個小時,英軍就將1000人及其裝備送上岸,到第五天,英軍登陸部隊已將登陸場擴大至150平方公里,為下一步向縱深推進打下基礎。
此外,完成登陸后的英軍兵分兩路向阿軍展開進攻后,也未遭到處于有利地形的阿軍的頑強抵抗,更未遭到阿軍在有利時機所組織的必要反沖擊。結果擁有萬余名的阿根廷軍以失敗告終。
由于守島的阿根廷軍隊采取的是消極防御戰術,使得自己所熟悉的地形這一有利因素未能發揮作用,以逸待勞時機也未充分利用,更令人遺憾的是沒抓住英軍剛剛登陸尚立足未穩的極好時機,消滅來犯之敵。所有這些有利因素的失去,皆因采取消極防御戰術所致。此種教訓足以令阿根廷自己以及他人認真汲取。
上一篇:消失了的澄海樓雄姿
下一篇:消極防御,后發制人,反被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