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至卷六
武帝本紀
北周武帝宇文邕(543~578)是南北朝首屈一指的明君,他韜光養晦十三年,終于抓住機會,誅殺弒君權臣宇文護;親政后力行節儉,限制佛、道;身先士卒,用兵如神,以五年時間攻滅北齊,統一北方??上觳患倌?,他未能完成“平突厥,定江南”的大業,真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鋤奸滅佛
北周高祖武皇帝宇文邕,字禰羅突,是宇文泰的第四子。母親是叱奴太后。大統九年(543),宇文邕生于同州,自幼孝順恭敬,聰明機敏,氣度不凡。宇文泰曾說:“能完成我志向的,必定是這個孩子。”十二歲時,被封為輔城郡公。孝閔帝登基后,拜為大將軍,出鎮同州。世宗即位,升柱國,授蒲州諸軍事、蒲州刺史。武成元年(559),入都為大司空、治御正,晉封魯國公,兼任宗師。世宗宇文毓與他十分親近,朝廷有大事,多找他商議。宇文邕性格深沉,識見宏遠,如果無人問詢,從不主動發表意見。世宗常嘆道:“此人輕易不言,開口必能說到點子上?!?/p>
武成二年(560)夏四月,周世宗宇文毓被權臣晉國公宇文護毒死,臨終前將帝位傳給四弟宇文邕,即后來的周武帝。次年元旦,武帝改元保定,朝廷大權依舊把持在弒君權臣宇文護手中。天和七年(572)三月十四日,隱忍十三年之久的武帝終于抓住機會,親手將宇文護殺死,并將其黨羽一網打盡。從此武帝開始掌握實權。為了擴大收入,實現統一大業,武帝決心向佛、道二教開刀。建德二年(573)十二月一日,他召集群臣以及和尚、道士等人,親自主持辯論三教的先后次序,最終確定以儒教為首,道教為次,佛教最末。次年五月十七日,武帝下令禁止佛、道二教,毀掉全部佛經和佛像,令和尚、道士統統還俗。此外,他還禁止一切不符合儒家禮制的祭祀活動,凡是儒家經典沒有記載的,全部予以廢除?!皽绶稹睘閲夜澕s了大量開支,增加了賦役人口,是實現武帝富國強兵志愿的關鍵。
勵精圖治
建德元年(572)三月,武帝下詔說:“要想政事平穩,首先要做到不騷擾百姓;要想使政治安定,首先要停止過多的徭役。從現在起,除了法令規定的賦役之外,不許隨意征發。將來實現國富民強,才符合我的意愿。”不久,他下詔取消了四方非常規的貢獻。建德二年(573)九月,武帝又下詔說:“為政的關鍵在于節約財用,典禮儀式務必寧靜節儉。而近來官民婚嫁競相奢靡浪費;祭祀的費用,也耗盡國家資財,這都是嚴重違背經典訓誡的。有關部門要嚴加宣傳制止,使人們都能遵守禮制?!?/p>
一次,武帝駕臨道會苑,認為上善殿建筑陳設過于華麗,便下令將其焚毀。平定北齊后,武帝便試圖將節儉之風推廣到齊地。他下詔痛斥齊主奢靡腐化和齊國臣民放縱淫蕩的風氣,將齊國的東山、南園和三臺這三處皇家園林一并拆毀,磚瓦木料,凡是還能用的,都賜給百姓小民。園林占用的田土,也都歸還舊主。此外,武帝在位期間還改革幣制、統一度量衡、釋放奴隸、加強法制建設。建德三年(574),武帝詔令重新鑄造“五行大布錢”,與之前鑄造的“布泉錢”同時流通,以一當十。不久,又規定禁止五行大布錢出入潼關,布泉錢則允許流入國內而不許外流。最后,在建德五年(576)下詔廢除了布泉錢,并嚴令禁止私人鑄錢。這些措施對穩定物價,維持政府收入都有相當意義。
建德六年(577)八月,武帝主持商定了新的度量衡制度,頒布天下。那些不符合新制度規定的,全都追繳,停止使用。此外,武帝還先后下令,那些因父輩犯罪而世代淪為奴婢的人,以及在北伐南征期間被虜獲到周國為奴的外地百姓,都恢復他們的平民身份。除此之外,武帝還試圖以嚴刑酷法來限制犯罪。他頒布的《刑書要制》規定:手持武器搶劫一匹布以上,徒手搶劫五匹布以上,監守自盜二十匹布以上,偷盜及詐騙官布三十匹以上,地方官隱瞞人口達五戶或十丁以上,隱地三頃以上的,都處以死刑?!缎虝飞蠜]記載的,都依據相關律令處理。在武帝這一系列勵精圖治的努力下,北周政權走上了富國強兵的道路,并逐漸具備了統一天下的實力。
三伐北齊
武帝即位不久,就將統一北方作為首要目標。為此,他不斷對北齊用兵,先后組織了三次大規模東征。從保定三年(563)九月二十七日至次年十二月,武帝先后派遣柱國楊忠、鄭國公達奚武、晉國公宇文護、蜀國公尉遲迥、齊國公宇文憲等重臣率兵東征,掀起了第一次伐齊戰爭。此役周軍雖攻占了北齊一些城池,但自身也損兵折將,鎩羽而歸。到建德四年(575)秋七月二十三日,經過充分準備,周武帝在大德殿召集大將軍以上官員,確定伐齊大計。隨后下詔伐齊,御駕親征。八月二十一日,周軍順利進入齊國境內,武帝下令禁止砍伐樹木,踐踏莊稼,違犯者以軍法處置。不久,武帝親率諸軍攻占河陰大城,但在進攻子城時受阻。武帝又恰在此時突發重病,于是東征大軍被迫于九月初九開始撤退,已經攻占的齊國三十余座城池也都放棄。就這樣,第二次伐齊戰爭也以失敗而告終。
建德五年(576)冬十月,武帝召集群臣說:“去年因我突發疾病,沒能完成平齊大業。但那次攻入齊國境內,我詳細觀察了敵情,發現敵軍行動,簡直就是兒戲。又聽說他們朝政昏亂,小人當政,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是天賜良機,如果不趁機將其攻取,恐怕將來追悔莫及!但這次如果還像往年一樣,出兵到河陰,那只不過是碰觸到敵人的后背,并未扼住他們的咽喉。然而晉州本是高歡發跡的地方,是齊國的軍事重鎮,這次我們出兵將其攻克,敵軍主力必然前來救援,我們就嚴陣以待,一舉將其擊潰。然后趁勢揮軍東進,統一天下?!庇捎谇皟纱畏R戰爭的失敗,朝中文武大都不愿再戰。武帝力排眾議,說:“機不可失!有誰敢阻撓我的軍事計劃,就以軍法處置!”毅然決定親率六路大軍第三次東征伐齊。
晉、并激戰
十月十八日,武帝按計劃率軍攻至晉州城外,隨即派齊王宇文憲率領精銳騎兵二萬人把守雀鼠谷,陳王宇文純率領步兵、騎兵共二萬人把守千里徑,鄭國公達奚震率領步兵、騎兵一萬人守統軍川,大將軍韓明率步騎兵五千人守齊子嶺,烏氏公尹升率步騎兵五千人守鼓鐘鎮,涼城公辛韶率步騎兵五千人守蒲津關,柱國趙王宇文招率步騎兵一萬人從華谷進攻齊國汾州諸城,柱國宇文盛率步騎兵一萬人守汾水關。同時,派內史王誼監督六軍,進攻晉州城。武帝親率主力屯兵于汾水河灣。齊王宇文憲進攻洪洞、永安二城,一舉占領。武帝每天從汾水河灣赴城下,親自督戰。晉州城內人心惶惶。二十五日,齊國行臺左丞侯子欽出城投降。幾天后,負責把守城北的晉州刺史崔景嵩也秘密聯絡周軍,表示愿意歸降,在其接應下,周軍一舉占領晉州,活捉晉州城主特進、開府、海昌王尉相貴,俘虜帶甲將士八千人,遣送關中。二十九日,武帝任命上開府梁士彥為晉州刺史,加授大將軍,留精兵一萬鎮守,又派各路兵馬攻占了附近其他城池。正如之前所料,聽到晉州失守的消息,齊后主高緯便于十一月四日率大軍從并州前來救援。武帝認為齊軍剛剛集結,暫時避其鋒芒,于是詔令各軍撤回,派齊王宇文憲斷后。當日,齊后主包圍晉州,日夜進攻。周軍堅守應戰。
當初,齊軍進攻晉州時,擔心周軍主力突然抵達,便在城南挖了一條深溝,從喬山一直到汾水。十二月六日,武帝統率八萬大軍,擺開東西二十余里的陣勢。武帝乘著平時騎的那匹馬,帶領隨從數人巡視陣地,所到之處從容呼喚主帥姓名,表示慰問勉勵。將士們深感知遇之恩,無不想奮勇效命。開戰之前,隨從官員請武帝換上快馬,武帝答道:“你讓我獨自騎著良馬去哪里?”此時,齊后主也率軍在溝北列開陣勢。齊軍填平壕溝,引兵向南。武帝大喜,指揮各軍進攻,齊軍敗退。齊后主與部下數十騎逃回并州。齊軍完全潰敗,幾百里內,丟棄的輜重、兵甲、儀仗堆積如山。次日,武帝駕臨晉州,仍要率領各軍追擊齊后主。諸將堅持請求撤軍,武帝說:“放走敵人,就會留下禍患。你們如果懷疑此言,我就獨自去追?!敝T將不敢再反對。周軍一路追擊,接連攻克高壁、介休二城。十四日,大軍扎營并州,齊后主留其從兄安德王高延宗把守并州,自己率領輕裝騎兵逃回鄴城。當天,武帝向齊國王公以下官員下詔,敦促他們放棄抵抗。從此,齊國將帥接連投降。
十五日,齊將安德王高延宗僭位稱帝,改年號為德昌。次日,周軍抵達并州。十七日,高延宗率兵四萬出城抵抗,武帝率諸軍接戰,齊軍退卻。武帝乘勝追擊,率千余騎兵闖入東門,詔令諸軍繞城布陣。到夜里,高延宗率軍排好陣勢,步步進逼,城中周軍被迫退卻,互相踐踏,被打得大敗,幾乎全軍覆沒。齊軍想關閉城門,可門下堆滿尸體,竟關不上城門。武帝隨從數騎,歷盡艱險,得以沖出城外。天亮后,率諸軍再戰,大破齊軍,活捉高延宗,平定并州。武帝隨即將城內宮中的金銀財寶及宮女兩千人賞賜將士,有功之臣都加官晉爵,然后率六軍向齊都鄴城進發。
攻滅北齊
建德六年(577)春正月一日,齊后主將帝位傳給太子高恒,改年號為承光,自號為太上皇。十八日,武帝大軍抵達鄴城。齊后主事先在城外挖掘壕溝,豎起柵欄。次日,武帝率各軍將包圍鄴城,大破齊軍,一舉攻破鄴城。齊后主事先將其母親妻兒送到青州,在鄴城陷落時,也率數十騎逃往青州。武帝派大將軍尉遲勤率二千騎兵追擊,自己率軍進入鄴城。這時,齊國任城王高湝駐守在冀州,齊后主抵達黃河以后,派侍中斛律孝卿將傳國之璽送去,想禪位給高湝。斛律孝卿尚未到達冀州,就在中途被捉,押送回鄴城。二十五日,尉遲勤在青州活捉齊后主高緯及其太子高恒。后來,齊后主被封為“溫國公”。
二月三日,武帝議定各軍戰功,在齊國太和殿擺設酒宴,會宴軍士以上武職,按等級頒給不同賞賜。此時,任城王高湝在冀州還擁有軍隊,不肯歸附,武帝便派上柱國、齊王宇文憲和柱國、隋國公楊堅率軍將其討平。至此,齊國各行臺、州、鎮全部投降,潼關以東平定。此次東征共得齊國五十五州,一百六十二郡,三百八十五縣,三百三十萬二千五百二十八戶,二千萬六千八百八十六口。于是朝廷在河陽、幽、青、南兗、豫、徐、北朔、定等地同時設置總管府,相州、并州二總管各設置宮室和六府官。
宣政元年(578)夏四月二十三日,突厥入侵幽州,殺掠官吏百姓。朝廷商議出兵討伐。五月二十三日,武帝親自統兵北伐,并派柱國原國公姬愿、東平公宇文神舉等人分五路進發。征派關中公私驢馬,全部從軍。二十七日,武帝突然患病,到云陽宮后停止前進。三十日,下詔停止一切軍事行動。六月一日,武帝病情嚴重,返回京師,當夜在所乘車輦中駕崩,享年三十六歲,謚號為武皇帝,廟號為高祖。二十三日,葬于孝陵。
武帝深沉剛毅,足智多謀。當初因為晉國公宇文護專權,他常常隱藏自己的心思,旁人無法猜測他的深淺。等到誅殺宇文護以后,他才親政。他勵精圖治,從不懈??;執法嚴明,所殺多當其罪;號令誠懇痛切,全部心思放在政事上。臣下敬畏佩服,無不恭敬。武帝生活儉樸,身穿布袍,蓋布被,沒有金銀珠寶的裝飾,凡宮殿過于華麗者,全部撤毀,改為數尺的土臺階,不用薄櫨、斗栱。凡是稍顯奢華的東西一律禁用。后宮的嬪妃只有十余人。他勤謹謙虛地對待臣僚,自強不息。由于海內尚未平定,專心教練群臣。至于校閱軍隊,徒步穿山越谷,經歷的種種艱險苦難,都是常人所不能忍受的。在平定齊國的戰爭中,看見士兵有赤腳的,武帝就親自脫下靴子賞給他。每次宴請將士,武帝必親自執杯勸酒,或親手交付賞賜之物。至于出兵作戰之時,他必定親臨戰陣。武帝性格又很果斷,善于決斷大事。因此士卒甘愿為他拼死效力,以弱勝強。攻滅齊國之后,武帝想再大動干戈,趁勢平定北部的突厥和江南政權,一兩年間,必將統一天下,這是武帝的志向。
上一篇:梁武帝蕭衍本紀
下一篇:淮陰侯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