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攻城市的教訓
1927年12月11日,中共廣東省委書記張太雷和葉挺、周文雍、惲代英等,領導國民革命軍第四軍教導團、警衛團和廣州工人赤衛隊等舉行武裝起義。經過激烈戰斗,起義軍消滅了市區大部分敵人,占領了公安局、國民黨省政府等重要機關,建立了廣州工農兵蘇維埃政府。蘇兆征為政府主席,張太雷為人民軍事委員,惲代英任政府秘書長,葉挺任工農紅軍總司令,黃平任內務、外交委員,楊殷任肅反委員,周文雍任人民勞動委員。同時,發表了《蘇維埃政府告民眾》書。在廣州的部分蘇聯、朝鮮、越南的革命者參加了起義。起義后,葉挺于當日晚提出了迅速將起義部隊撤出廣州市區的建議,遺憾的是省委沒有接受這一建議。中外反動派立即勾結起來向廣州進攻。英美法日等國出動軍艦轟擊廣州市區,并派兵登陸。張發奎也調來大批部隊包圍廣州。起義部隊浴血奮戰3晝夜,終因敵我力量眾寡懸殊,加上起義部隊沒有及時轉入農村而遭到失敗,張太雷和許多戰士英勇犧牲。一部分起義軍撤出廣州后,編為工農革命軍第四師,轉移到海陸豐,參加了該地區的革命斗爭;另一部分起義軍撤往北江地區,同朱德領導的南昌起義保留下來的部隊會合。
廣州起義是大革命失敗后,黨為了挽救革命,領導人民向反革命勢力進行的一次英勇的反擊,是黨領導工農武裝奪取政權的一次偉大嘗試。這次起義,打擊了國民黨的反動統治,鼓舞了人民的革命斗志,但起義失敗的深刻教訓在于先攻城市。在當時的條件下,按照外國經驗,首先奪取與鞏固中心城市的革命道路在中國是行不通的。在中國強大的敵人集中在城市,黨的工作重點必須由城市轉入農村,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才是唯一正確的革命道路。否則先攻城市,失敗是不可避免的。
上一篇:修道院的鐘鼓聲
下一篇:先秦樂論的偏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