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待蔣·身陷囹圄
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和一二九運動以后出現的全國抗日救亡運動高潮的推動下,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兵諫,于臨潼活捉了蔣介石,扣留了住在西京招待所的軍政大員及其他有關人員,宣布取消“西北剿匪總部”通電全國提出改組國民政府,停止內戰等八項政治主張。這便是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中國共產黨和全國人民對張學良的愛國精神和運動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周恩來稱他為千古功臣。而張學良卻遭受蔣介石的囚禁,失去自由,留下終身遺憾。其間教訓是深刻的。“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以后,張學良見目的業已達到,決定放蔣回南京。張學良陪蔣到機場,蔣對張說:“我們兄弟二人,大仁大義,絕不抱怨,將來歷史上記一筆留芳百世。”張學良很激動,要親自送蔣回南京。他認為,“西安事變”讓蔣吃了不少苦頭,現在蔣既答應抗日救國,就該給其撐點面子,幫助蔣恢復威信。同時他又以為自己這樣忠心為國,仁至義盡,可以取得蔣介石的諒解。周恩來趕到機場想勸張學良回來,但張、蔣所乘飛機已經起飛了。周恩來不禁慨嘆:“張漢卿是看《連環套》那些舊戲中毒了,他不但擺起隊列送天霸,還差一點要負荊請罪呢。”12月26日,張學良陪送蔣介石到了南京后,就被蔣扣留軟禁。以“首謀伙黨,對于上官暴行脅迫”之罪名,判張學良十年徒刑,褫奪公民權5年,最后宣布軍事委員會對張“嚴加管束”。從此,終身幽禁。
上一篇:以多敗少罪在指揮
下一篇:以戰求和失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