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研究生自殺引起的漣漪
1988年5月武漢大學化學系一個班長、黨支委的女研究生喝硫酸自殺了。她的戀人、同學和老師都沒有料到。她開朗、上進、學習認真、待人熱情,而且是自薦當班長的。
但是,外表的強卻掩蓋了一顆敏感、脆弱的心。看過她日記的系領導和老師說:近兩年她心中常有死的陰影。
一些同學都有這樣的迷惘:
考取研究生沒有帶來幸福感,倒是加劇了憂慮和不安。校園里充斥著“女人考研究生是傻瓜“的說法,都說大學生是銀牌,研究生是銅牌。
在社會日益增長的高消費面前,研究生們卻顯出了“困窘”,高層次的名聲和家庭經濟拮據形成反差,自尊和虛榮受到挑戰。
自尊與自卑,高層次和被貶值形成落差,女研究生脆弱的心靈頻頻發出危機的信號。
一位文科插班生,寫了許多美麗而憂傷的詩。她說:“不光是她,我和不少女學生中都有這樣的心態,才氣,牌子沒給我們增輝,反而生出許多煩惱”。
新聞系幾位女大學生淡淡地說:“我們難道不苦悶嗎?要畢業了,卻有成為‘多余人’的危險。我們怕分到下面縣城,主要是怕失面子”。
一位時髦俏麗的女學生瞪著一雙美麗的眼睛大聲叫道:“你們是苦水里泡大的,我們是被人抱大的,抱得我們快成了瘋子。你們再苦,還有個‘上帝’,我們沒上帝了,什么都不相信了,于是看尼采的、看叔本華的、看老莊的,看來看去,看懂了兩個字:‘空虛’,你說,人生到頭來不就是個‘饅頭庵’?”
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放棄了對新一代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建構,放棄了自己民族的目標和文化,在外來的異質文化的沖擊下,必然會迷失方向,找不到自我,使新一代知識分子產生精神和信仰危機,這是十分令人痛心的。《中國婦女報》1988年5月16日對此事件作了分析報道。
上一篇:一個女教授的困惑
下一篇:一個屢出事故的摩托車賽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