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壑吞噬李斯
秦代的李斯,是個既有大功,又有大過的人物。但不管是功是過,極端熱衷于利祿。確是貫穿他一生的本質。早年他在楚國的上蔡為郡中小吏,曾因目睹廁中鼠與倉中鼠境遇的迥然不同,而立下了從師荀卿學帝王之術的大志。曾幾何時,就幾經曲折一躍而為秦始皇的丞相。這可真達到了位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目的了。但是,他為友不信、為臣不忠,耍盡兩面三刀,先與姚賈合謀用毒藥害死學友韓非,后與趙高連手矯詔殺害了始皇長子扶蘇和大將蒙恬。這兩樁殘殺人才的大案,他都是禍首元兇,為后人留下了可恥的罵名?我國古代的圣賢仁人不可勝數,這些人物能流芳后代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都有一個經世濟民的抱負。至于個人的榮華富貴,如果不是來自光明正大之途,他們并不染指。正如宋代的范仲淹所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他們的人生信條就是:“首先為國為民,在國泰民安的前提下,才有個人的富貴可言。所謂“代圣賢主德”為第一,就包含這層含義在內。如果不是這樣擺法,來個本末倒置,一切都首先要滿足個人欲望,甚而惡性澎漲到“拔一毛利天下不肯為”的地步,這樣的人要是能有個好下場,恐怕也算少見了。由此可見,李斯的一生,利欲熏心,欲壑難平,到頭來,也只能再被欲壑埋葬。
上一篇:有韻的箋疏——玄言詩
下一篇:欲速則不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