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章趣談·錢
《錢》:錢
明正德三年—萬歷六年后(1508-1578后),字叔寶,自號罄室,吳縣(今蘇州)人。少孤貧,失學,迨壯始知讀書。家無典籍,游文徵明門下,日取架上書讀之,以其余功點染水墨,便覺心通。山水爽朗可愛,蘭竹兼妙,翩翩不名其師學,而自騰踔于藝苑名公間。善書,行書法蘇,篆法二李,小楷法虞、歐,每得其妙于法外,然為畫掩,世罕知者。
《錢》:主要閑章:懸罄室
懸罄室
錢早年孤苦,家況清寒。四壁蕭條,室如懸罄。幸得游于當時名家文徵明之門。徵明憐其貧而好學,題其室曰“懸罄”。并許縱觀其架上藏書。錢
無力買書,多從人借歸抄錄。日積月累,居然充棟。在病時聞有異書,必匍匐強起,樂而忘疲。在他曾藏或手抄書上,除姓名別號印章外,還有一只木記,上刻二十八字:“百計尋書志亦迂,愛護不異隋侯珠。有假不返遭神誅,子孫不寶真其愚。”又有“中吳錢氏收藏印”。長子允治,字功父,嗜書有父風。年八十余,隆冬病瘍,映日抄書,薄暮不止。家有老屋三間。藏書亦富。白日檢書,必秉燭緣梯上下,所藏多人間罕見之本(蔣鏡寰《吳中藏書先哲考略》)。看來,錢
的懸罄室并非空空如也。而是經過自己畢生苦心收求,到其子允治的手上,其藏書已是蔚然可觀了,難怪,大學者錢謙益要常至其家,與允治坐談移日了。
懸罄室
上一篇:翰墨趣談·張芝
下一篇:印章趣談·趙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