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術呆板,喪失主動
公元前371年,維奧提亞同盟基本瓦解,斯巴達國王克羅姆勃塔斯率領伯羅奔尼撒同盟軍乘機集中力量討伐原維奧提亞同盟的領袖國底比斯,此時,底比斯只好孤軍奮戰。7月,雙方主力在波提亞南部的列夫克特累展開決戰,斯巴達軍1萬人,而底比斯軍隊是由埃帕米濃達斯統帥的“神圣戰斗隊”僅有6000人。埃帕米濃達斯在布陣時將自己的陣式布成了一種斜形陣勢,主力左翼在前,縱深達50列,右翼在后,中央只擺少許兵力,而斯巴達軍的布陣仍是方陣。會戰開始后,斯巴達軍的方陣平行向前推進,大量兵力凸入底比斯軍的中央部位,隊形陷入了擁擠混亂。埃帕米濃達斯抓住戰機,親率左翼向斯巴達國王所在的敵陣右翼迂回發起沖擊。這樣,在整體上處于劣勢的底比斯軍隊,就在對方的要害部位造成了局部優勢。在底比斯局部優勢兵力的攻擊下,斯巴達王克羅姆勃塔斯戰死,號稱無敵的斯巴達軍隊傷亡過半,斯巴達的霸業從此結束。
斯巴達軍隊的失敗并不是因為斯巴達軍隊數量上處于劣勢,而是由于他們戰術、布陣呆板。在底比斯的“斜楔”戰術面前,斯巴達軍隊仍采用舊時的方陣撞擊戰法。這種戰法利弊同在:在對陣中要求始終保持陣形整齊,方陣橫列上所有的長矛才能同時插入敵軍方陣正面,發揮其威力。當斯巴達軍用這種方陣進攻底比斯軍的“斜形陣勢”時,他們的方陣有一部分就無用武之地,而只有一部分則與底比斯軍交戰,而沒有交戰的一部分又不能破壞陣勢增援也交戰的另一部分,只能仍保持方陣。相反,底比斯軍的斜形陣勢卻可以集中兵力全力對付交戰的斯巴達這一部分,從而從整體優勢變成了局部優勢,斯巴達軍的整體優勢變成了局部劣勢,難以抵擋底比斯優勢軍隊的進攻,而斯巴達王的戰死,也加速了斯巴達的潰敗。
上一篇:戰術僵化·血濺永樂城
下一篇:戰術呆板,烏合之眾,必遭敗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