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及其著述
張促景(150—219)名機,南陽郡(今河南省南陽縣)人。東漢時著名醫學家。漢靈帝時舉孝廉,曾任長沙太守。他的著作有《傷寒雜病論》,該書曾經成為當時醫學的經典著作。他逝世后,原書已散失不全,由東漢王叔和重新收集舊論,把它整理編成《傷寒論》和《金匱玉函要略》兩書。在“傷寒論”中敘述了熱性病的辨證治療,治病方法有397個,藥方子113個。“金匱玉函要略”中紀述了凡消化、呼吸、泌尿、營養等各個系統的雜病,對各疾病都有論證和療法。這二本書總結了我國漢代以前的的醫學上的成就,是我國中醫學的經典。
遺憾的是:張仲景的醫學成就,雖在東漢就發展到高水平,曾給當時人民解除疾病苦做出了很大貢獻,他本人也成為我們祖國醫學辨證論治的奠基人。但由于當時生產落后,經濟發展水平低,封建統治階級不重視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致使他的醫學原著已散失,未能全部流傳至今,這對我國中醫學的研究是個重在損失。我國古代有很多發明創造的科技成就,未能流傳發揚光大的原因也在于此。
上一篇:張之洞洋務教育的弊端
下一篇:張任謙遇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