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锜》歷史事跡,評價,人物簡介
字信叔,德順軍(在今寧夏隆德北縣北)人。瀘川軍(今四川瀘州市)節度使劉仲武第九子。锜儀表堂堂,聲如洪鐘,善騎射。初為閣門祗候。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五月,高宗即位,召锜,見而奇之,命知岷州(今甘肅岷縣),為隴右都護。與夏人戰,屢勝,威振西北;夏人小兒啼哭,其家人每恐之曰:“劉都護來!”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張浚宣撫陜西,一見而奇其才,以為涇原經略使,兼知渭州。次年九月,浚合兵四十萬、馬七萬,分五路,與金兵戰于富平(屬今陜西省),五路皆潰;將軍慕洧以慶陽(屬今甘肅省)叛降金,攻環州(今環縣),浚命锜救之。及金攻渭(今平涼縣),锜又轉救渭;不及,進退兩難,乃走順德軍,而部將李彥琪又降金。貶為知綿縣。紹興三年(公元1133年)十二月,為江東路副總管。
七年(公元1137年)正月,浙西、淮東沿海制置副使王彥遣將捕逃亡者于殿前司解潛軍中,軍士交斗于市,俱罷,锜兼領之。及至,即改編前護副軍(王彥“八字軍”)及馬軍,編成六軍(前、后、左、右、中軍和游奕),每軍千人,置將二人。自是锜成為南宋獨立成軍之將領。
十年(公元1140年)二月,為東京副留守,率所部四萬人,自臨安(今浙江杭州市)北上,溯江渡淮,至離順昌(今安徽阜陽縣)三百里,聞金來侵,即與將佐舍舟登陸。及至順昌,金已占領東京(今河南開封市),知府事陳規入見問計,锜曰:“事急矣,城中有糧,則能與君共守。”規曰:“有米數萬斛。”遂收兵入城。旋與諸將計事,諸將多曰:“吾軍遠來,未及息肩,敵人邀我歸路,其敗必矣。莫若守城。”锜曰:“當同心力,以死報國家。”并痛斥欲棄城南逃者,曰:“敢言去者斬!”鑿舟沉之,示無去意;置自己家屬于寺中,積薪于門,戒守者曰:“脫有不利,即焚吾家,毋辱敵手也。”繼命諸將守諸門,廣布偵察,募當地人作間探;又設戰備,修壁壘;焚城外數千民宅,免為敵用。于是軍民皆奮,男子備戰守,婦人磨刀劍,軍民呼躍曰:“早時人欺我八字軍,今日當為國家立功!”
五月二十五日,金游騎出沒城下,宋兵伏擊之,擒金千戶二人;經審訊,得知其韓將軍在白沙窩(在今安徽阜陽縣西北)下寨,距城三十里,锜夜遣兵擊之,頗殺敵眾。既而金三路都統葛王褒、龍虎大王二軍并至城下,凡三萬余人。宋先以神臂弓及強弩射之,繼以步兵擊之,金兵溺于河者甚眾。六月二日,锜又選勇士五百,往攻城東二十里之金寨。是夜閃電四起,宋兵于電閃時,見辮發者即殺之,電止則匿不動。金兵大亂,自相殘殺,退保老婆灣(在今太和縣潁河北岸),晝夜不敢下馬,并求援于都元帥完顏宗弼(兀術)。
宗弼得報,即率十萬之眾南馳。锜聞訊,會諸將于城上問策,或謂:“今已屢捷,宜乘此勢,具舟全軍以歸。”锜堅決反對,曰:“朝廷養兵十五年,正為緩急之用,況已挫賊鋒。”“且敵營甚邇(近),而兀術又來,吾軍一動,彼躡其后,則前功俱廢。”“不如背城一戰,于死中求生也。”眾以為然,皆欲效命。
六月七日,金兵至,人馬蔽野,綿延三十里。宗弼見順昌城陋,曰:“順昌城如此,可以靴尖踢倒。來日府衙會食。”且折箭為誓,以激其眾。先是,劉锜派部將曹成等二人率一小隊騎兵出城“偵察”,路遇金兵,假裝驚恐落馬,為金兵所俘。金帥問:锜為何如人。成依锜之意曰:“喜聲色,朝廷以兩國講好,使守東京,圖逸樂耳。”宗弼聞而益輕之。
九日,宗弼自東西兩門發起攻擊,宋軍以強弩拒之。锜知宗弼軍雖十萬,但大部為宋之舊部,皆無斗志,只有拐子馬,乃是其本族之兵。及午,天氣酷熱,金兵已疲憊不堪,人馬饑渴,飲被宋軍已置毒之潁水,皆中毒生病。锜見出擊之時機已至,決定發起攻擊。諸將有請先擊韓將軍者,锜曰:“擊韓雖退,兀術精兵尚不可當,法當先擊兀術。兀術一動,則余無能為矣。”及午時已過,天氣更加酷熱,锜以數百人出西門,向金軍突然發起進攻;繼以數千人出南門,戒令勿喊,以短兵急進,突入敵陣,皆殊死斗,砍以刀斧,至有奮手揪之,同墜于壕者。金兵大敗,死者五千,尸橫遍野。宗弼被迫移寨于城西,掘塹以自衛,欲以困宋軍。是日大雨,平地水深尺余,锜又遣兵襲之,金兵不得安寧,乃拔營北去,宋軍追之,又殺數萬;金軍棄尸斃馬,血肉枕藉,車旗器甲積如山丘,宗弼擁余眾還東京。
是役,宋兵不滿二萬,出戰者僅五千,而金兵十萬,又有“拐子馬”(往昔專以攻堅,所向無前,號曰“長勝軍”),至是慘敗。史謂“锜之勝,勝于以逸待勞”。因為金兵遠來,又天氣酷熱,十分疲勞;加之锜之不斷襲擊,其眾亦不得休息。而宋軍除警衛外,都在休息,養精蓄銳。順昌之捷,金人震恐喪魄,宋形勢大好。當時如令諸將分路追討,則宗弼可擒,汴京可復;但高宗令宋軍急還,自失機會,誠為可惜。七月,為淮北宣撫判官,鎮太平(今當涂縣)。
次年正月,宗弼再次南侵,锜自太平渡江前往抗擊。及抵廬州(今合肥市),金兵大至,锜知城不可守,乃率師南向,金輕騎追之。锜自以精兵殿后,結隊徐行,至東關(在今巢縣南)依水據山,兩敗金兵。又參與柘皋(在今巢縣西北)之戰,大敗金兵。
順昌之捷,锜名聲大振,諸將多嫉之;锜又不肯附和投降派,故遭到與秦檜相勾結之大將張俊之排斥,柘皋之賞,锜軍獨無。
一夕,俊軍士縱火劫锜軍,锜擒殺十六人,余皆逃逸。俊怒謂锜曰:“我為宣撫,爾乃判官,何得斬吾軍?”锜曰:“不知宣撫軍,但斬劫寨賊爾。”俊呼一士卒前來對質。锜正色曰:“锜為國家將帥,有罪,宣撫當言于朝,豈得與卒伍對事?”長揖上馬而去。俊恨之,及回朝,每言锜戰不力,秦檜主其說,遂罷知荊南府。
锜鎮荊南凡六年,軍民安之。江陵東有黃潭,建炎年間,有司決水入江以御盜。自是夏秋漲溢,淹地頗多。锜至,命治之,開拓膏沃之地數千畝。
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主完顏亮率軍六十萬南下,彌漫數十里,中外大震。時宋宿將無有在者,高宗乃以锜為江、淮、浙制置使,進屯揚州,軍容嚴整,觀者嘆息。及至,锜見金以氈裹船載糧而來,乃使善潛水者鑿沉其舟。旋病,還鎮江。
早在宋軍渡江至北岸時,锜即使人持黃、白旗,立于高處望之,令曰:“賊至舉白旗,合戰舉二旗,勝則舉黃旗。”十一月四日,二旗舉,逾時不見黃旗,曰:“黃旗久不舉,吾軍殆矣。”憤怒之極,病情加劇。八日,都督府參贊軍事虞允文督師敗金兵于東采石(在今當涂縣西北),路過鎮江,锜執其手曰:“朝廷養兵三十年,一技不施而大功乃出一儒生(允文本為文臣),我輩愧死矣!”次年閏二月,怒,嘔血數升而死。時年六十五。謚曰武穆。
锜足智多謀,慷慨深毅,有儒將之風,金兵聞風喪膽。史謂:“劉锜神機武略,出奇制勝,順昌之捷,威震敵國。”
上一篇:《劉永福》歷史事跡,評價,人物簡介
下一篇:《努爾哈赤》歷史事跡,評價,人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