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功
原名黃朝鉞,字九錫,文登人。明末,其父黃承宗在慶都任職。崇禎十一年 (1638) ,清兵破城,父母皆亡。朝鉞與弟朝鎧、朝欽被旗兵掠走。朝欽年不足8歲,為一老婦人所留。朝鉞、朝鎧流離至沈陽(yáng),朝鉞隸正黃旗籍,易姓名王世功,清朝初,從清兵入關(guān)。順治八年(1651) 入太學(xué),文章精通,滿漢廷試皆中首選。特授翰林院編修,內(nèi)秘書院侍讀學(xué)士。除授之日,飛騎東來,為祖母送養(yǎng)廉銀,勸小弟讀詩(shī)書。康熙六年 (1667) 轉(zhuǎn)通政司右通政[1]。率軍楚南,授都統(tǒng)。十三年(1674)征云南奏捷,獎(jiǎng)世襲佐領(lǐng)[2]一,蔭生六品筆帖式[3]一。朝鉞天性孝友,鄉(xiāng)黨親族尤受其恩澤,減賦廣額,縣人頌之。朝鎧后隸鑲紅旗籍,世襲牛錄[4],易姓金氏,家于奉天。朝欽字亮工,同祖母謝氏歸鄉(xiāng),后考授貢監(jiān),候選縣丞。
【注釋】
[1] 通政司右通政: 通政使司,官署名,別稱銀臺(tái)。明清管理章奏文書的中央機(jī)構(gòu),掌內(nèi)外章疏臣民密封申訴之事。內(nèi)設(shè)通政使一人 (正三品) ,左、右通政各一人,謄黃右通政一人,左、右參議各一人。
[2] 佐領(lǐng): 官名。清制,京師滿、蒙諸旗,都置佐領(lǐng),滿語稱“牛錄章京” 。每壯丁150人編一佐領(lǐng)。
[3] 筆帖式: 官名。清初為文職賜名。康熙時(shí),各部衙門皆置筆帖式,有翻譯、繕本、貼寫等名目,有七品、八品、九品之分。
[4] 牛錄: 即注釋 [2] “牛錄章京”,屬于世襲佐領(lǐng)。
上一篇:浦鋐
下一篇:王世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