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將軍大勝羌虜
趙充國是西漢時期一位能騎善射驍勇多謀的軍事家,他是西漢隴西上邦人,也就是今天的甘肅天水人。他對于分布在今甘、青、川一帶的匈奴和羌族情況很熟悉,曾率領軍隊多次擊退匈奴的進犯平定羌族的叛亂,被封為“后將軍”。
到漢宣帝時,趙充國已經70多歲了。皇帝認為他年紀太大,應該退居二線,就派人去問趙充國誰可以接替他的職務。可是趙充國覺得自己雖然年紀大了,但精力不衰,而且也沒有誰比他更了解西北邊地和羌族的情況了,于是就回答說:“我大漢要鎮守西北邊防,阻止敵人的侵犯,沒有人會比我更合適,最好還是讓我再多干幾年!”
漢宣帝因西部羌族又在蠢蠢欲動,并不斷騷亂邊境,于是召見趙充國說:“羌虜最近的情況怎樣?我們該派多少軍隊去攻打他們?”
趙充國說:“軍事上的事不能從遠離敵人的地方來估計。我愿意親自到羌虜活動的地方去實地考察一番,然后再寫出具體的方案報告給皇上。這件事請皇上放心地交給老臣辦就好了,不必擔憂!”
不久,趙充國就悄悄來到羌虜所在的金城,他詳細地了解了羌人的兵力和動向,還察看了周圍的地形。趙充國根據實際考察到的敵情制定了作戰方案,很快就制止了羌人的騷亂。羌族的首領打了敗仗,互相責怪說:“我早就說不要背叛漢朝,現在趙將軍還在位,雖然他已經快80歲了,但他作戰經驗豐富,特別是對我們這里的情況了如指掌,我們能打得過他嗎?”
再說漢宣帝,漢軍打了勝仗之后,他自然高興。于是他就問趙充國:“老將軍,你靠什么本領能做到料事如神、百戰百勝呢?”
趙充國回答道:“老臣駑鈍,并沒有什么良謀奇計。不過,老臣凡事都遵循一個原則,‘百聞不如一見’。對于敵情,老臣要親自去看一看,了解情況后,再作決定,不會輕易相信傳說和匯報,所以我能做到八九不離十。”
從此以后,老將軍趙充國所說的“百聞不如一見”就成了諺語。它的意思是聽說一百次,也不如親自去查看一次,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比喻做事認真,凡事要經過調查研究才能下結論。
上一篇:翻跟斗與潘銀斗
下一篇:聰明的秀才和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