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巴蘭欽的未竟之業(yè)
喬治·巴蘭欽1904年生于圣彼得堡。1924年被佳吉列夫招進俄羅斯芭蕾舞團。1929年佳吉列夫去世以后,移居美國。在這之前他先后在丹麥皇家芭蕾舞團、蒙特卡羅斯芭蕾舞團、巴黎歌劇院,還有他自己的1933芭蕾舞團工作過。
1935年,巴蘭欽在美國芭蕾舞學校的基礎上籌建了美國芭蕾舞團,后改名為“紐約市芭蕾舞團”(NWCB),直到逝世為止,他一直在這個團里擔任藝術(shù)指導。巴蘭欽一生作品很多,數(shù)量驚人。據(jù)喬治·巴蘭欽的舞蹈藝術(shù)《作品編目》記載,從1920年到1982年,就有425部舞蹈作品。他的作品取材廣泛。評論家艾倫·M·克里格斯曼稱贊他說:“……除了滑冰場外,沒有哪種能向觀眾展示舞蹈的藝術(shù)手段沒被巴蘭欽采用過”。
他的代表作品有《小夜曲》、《巴羅克協(xié)奏曲》、《C大調(diào)交響曲》、《浪子》、《柴柯夫斯基第三組曲》、《牌戲》、《火鳥》、《阿貢》等等。他的創(chuàng)作風格的基本成份是一目了然的,尤其突出的是他作品中無懈可擊的按邏輯發(fā)展的動感,亦即一種連接、聯(lián)系和具有目的性的意識,它使舞蹈動作在一個自然的而又不可避免的發(fā)展過程中似乎是從一組畫面流向另一組畫面。
作為當代世界著名芭蕾編導,美國芭蕾的代表人物之一的巴蘭欽,盡管他涉獵范圍很廣,畢生勤奮,然而在1983年4月去逝時,他也有他未竟的事業(yè)與心愿。他一直就夢想有朝一日讓紐約市芭蕾舞團上演彼季帕的《睡美人》這部豪華的作品。這是他小時候第一次登臺參加演出的舞劇,青年時期所感受到的那種魅力從沒有消失過。然而由于上演《睡美人》全劇耗費太大,花時太多,布景也嚇人,他終于沒有滿足心愿。這是巴蘭欽個人的遺憾,也是世人的遺憾。巴蘭欽死之前還有一些尚未完成的很有創(chuàng)造性的作品,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芭蕾舞《美國鳥》,巴蘭欽設想和談論該劇已有數(shù)年之久。然而由于他的猝然去世,留給世界的僅是一絲遺憾罷了。
上一篇:乒壇名將傅其芳被迫自殺
下一篇:喬治三世國王強令把避雷針改為“避雷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