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章趣談·鄧散木
《鄧散木》:鄧散木 1898-1963,書法家,篆刻家。學名鄧士杰,號為鐵、糞翁、散木等。上海人。少年時自學書法,后得李肅之指點。1917年入上海會審公廨,32歲時隨趙古泥學習篆刻。鄧散木擅篆、隸、楷、草等書體,善于師承各家各派,形成獨特風格。其書風天真、自然。他的篆刻講究刀法,章法與印文內容相協調,以篆、隸、草、楷、行諸書體刻邊款,靈活多變,風格雄渾樸厚。他還長于刻人像和肖形印,而且生動傳神。著有《歐陽結體三十六法》、《中國書法演變史》、《怎樣臨帖》、《草書寫法》、《篆刻學》等,其中《篆刻學》一書尤為著名。
《鄧散木》:主要閑章:海畔逐臭之夫 一足散印
海畔逐臭之夫
鄧散木以狂著稱,3 0歲后改號為糞翁,糞為穢物,而他樂以為號。其實,糞字有掃除之意《,左傳》“小人糞除先人之敝廬”《,國語“》絜其糞除”,都是作動詞用的。他認為舊社會太骯臟,非掃除一下不可。還有一層意思是,他幼年曾就讀于上海華童公學,這是一所英國人辦的教會學校,注重外文,聽說畢業了可直升香港大學。一次,英國校長康普無端責備他,并在他頭上敲了一下,他大為氣憤,自動退學,不愿受這種奴化教育。因他的書法篆刻高人一籌,不久糞翁之名,也就為社會人士所熟知了。曾有一富商愿出厚潤,求其書法,條件是不署糞翁而署鄧鐵,他憤然拒絕。有時報載其事云:“中委某公欽其藝,斥巨資,托與翁之素稔者,求為其亡母著墓志,并書其碑,唯不喜翁之名糞,請更易之,與翁之素稔者,亦婉言勸其通融,翁怫然曰:‘公厭我名耶?美名者滔滔天下皆是,奚取于我?我固貧,寧灶冷,易名非不難轉也?!笨梢娖淇?,并榜其齋為廁間樓,朋友來訪,稱之為登坑,且自刻“遺臭萬年”、“逐臭之夫”小印。一次,寧波同鄉會為他舉辦個人書法篆刻展,請帖印在拭移的草紙上,印刷所不接受,再三婉商,才勉強同意。付了印刷費,即成,印刷所復提出補償油墨費,因草紙質松,吸收油墨特多。真是無處不透著“狂”字。
一足散印
取名一足,是在1960年之后,此前他應教育出版社之請寫小學語文課本,及寫鉛字銅模,又參加中國書法研究社,主持書法講座,又參加籌辦第一屆時人書法展覽等許多工作。1957年,反右斗爭開始,散木時為中國民主同盟會會員,上書提出:一、對文化部不重視書法篆刻,且說書法篆刻不屬于藝術范疇的錯誤表示疑意,并撰《書法篆刻是否孤兒?》、《救救書法篆刻藝術》。二、對于反右運動的不滿,認為不應隨便扣右派帽子,隨便下結論,這是壓制鳴放,自造宗派。同時,由張伯駒主持,散木也參加的中國書法研究社,不知怎么被指為反動組織,伯駒、散木一同戴上右派帽子。散木大為氣憤,由此抑郁寡歡,致成疾病。5年中,3次進醫院,2次施行大手術,他還堅強地頂著,后因血管阻塞,截去了左下肢,從此,便自署“一足”,又因《尚書》“夔一足”,便把所作的詩,名之為“夔言”,又刻“白頭唯有赤心存”印。
海畔逐臭之夫
一足散印
上一篇:印章趣談·載灃
下一篇:印章趣談·鄧石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