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教條·全軍覆沒
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國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軍在攻占了波蘭、丹麥、挪威后,準備入侵法國。法國在戰前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利用阿爾登納山這一天然屏障在法德邊界修筑了堅固的防御地區即所謂馬奇諾防線。法國高級軍事將領認為,陣地戰是戰爭的唯一樣式,德國人要從德國本土越過馬奇諾防線發起勝利的進攻是絕對不可能的。因而采取消極待機的戰略。在兵力部署上放松了戒備,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戰術地帶的防御組織上,而對戰役縱深內的防御行動研究得很不夠。對于對空防御和對坦克防御的作用也沒有給以應有的重視。
1940年5月11日晚,法國的一架偵察機在比利時境內的阿爾登納山上空盤旋偵察。突然,發現了德國軍隊的裝甲縱隊正向德國邊境挺進。偵察員們大吃一驚,馬上返回基地向軍部報告。但是,他們的情報卻沒有人相信。因為,人們不相信德國人會選擇“天然的馬奇諾防線”進攻。第二天,原機組指揮官為了進一步證實情報,又派了一架偵察機,并請了一位坦克中尉隨機偵察。他想,既然要偵察的是裝甲部隊,坦克中尉的權威性自然不容置疑。然而,待到偵察完畢,回到基地,再度向軍部報告時,得到的回答卻仍然是“不可能”。一位軍部值班軍官甚至嘲諷這位坦克中尉“是否認識坦克”。由于軍部對這一情報未予以理采,結果在三天后的5月15日、5月16日兩天,法國的這個軍在德軍的突然打擊下全軍覆沒。德軍會在阿爾登納山實施主要突擊,完全出乎法國軍隊的意料之外。這樣一來,就完全打亂了法國的全部作戰方案。法國軍隊從德國進攻的最初幾天起就陷入了極端困難的境地。從而改變了歐洲戰場的局面,致使德軍在法國長趨直入,進而以破竹之勢幾乎攻占了歐洲所有的國家。
這次戰役失敗的原因主要在于法國人的迷信教條。當時,在法國人看來,任何情報只要是不符合教條的就無足輕重,不可信。阿爾卑斯山是可以逾越的,因為軍事學院的課程描繪過漢尼巴爾和拿破侖怎樣越過它。但是阿爾登納山是不可以逾越的,還是這些課程指出入侵的軍隊是怎樣繞道而過的。迷信教條真是禍害無窮。
上一篇:迷信書本者的下場
下一篇:迷信的漩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