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貴的單純,靜穆的偉大”意味著什么——文克爾曼的審美理想
十八世紀的西方美學一直比較關注詩學而不太重視造型藝術,文克爾曼是歐洲最早對古希臘造型藝術進行全面研究的藝術史家。他在《古代藝術史》中概括地總結了古希臘造型藝術的風格和特征,從而使西方美學從詩學的領域擴大到造型藝術的領域。
在文克爾曼看來,古希臘藝術的一般特征無論是姿態上還是表情上,都顯出一種高貴的單純和靜穆的偉大,即古希臘造型藝術集中體現了沉靜的靈魂。他把希臘藝術史分為四個時期,而他最推崇裴底珂斯的時代,這個階段突出體現了文克爾曼所稱贊的審美理想,即造型藝術的最高使命在于不表現什么感覺、情感以至意義。十分明顯,文克爾曼追求的是撇開了內容及意義的單純的形式美,這樣,文克爾曼就提出了美學上一直有爭議的一個問題:藝術作品的價值究竟是表情?還是作品的形式?或是兩者的統一? 無疑,文克爾曼主張的“高貴的單純,靜穆的偉大”更偏重的是藝術的形式,這種審美理想實際上也就把形式與表現割裂開來,得出了造型藝術的美在形式的結論。不可否認,形式美在造型藝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形式美的構成及效果又不可避免地聯系到內容及意義方面,審美活動不僅僅是感覺藝術作品形式的過程,也是進而掌握藝術作品的意義和內容的過程。藝術的形式和表現實際上是一個不可分的整體,我們對形式的感知也預示了對內容和意義的把握,對內容和意義的理解必然要關系到對形式的感知。與文克爾曼相反,近代的克羅齊又走到了另一個極端,他認為藝術即直覺和表現,甚至完全否定了藝術的形式問題。毫無疑問,藝術完整的答案應該是形式和表現的統一。內容的形式的統一,在此,卡西爾和朗格的符號學美學已初步找到一種將兩者結合的理論。
上一篇:“高分低能”
下一篇:“魔鬼”大松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