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穆王西見王母
這是一則關于周穆王的神話。周穆王是個喜歡到處巡游的人,他都經歷了哪些不同尋常的事情呢?
周穆王是周朝第四代天子,他最喜歡巡游,足跡幾乎遍布天下。
他出去巡游以前,從西方極遠的國度來了一個變戲法的人。這個人很有神通,跳進大火里而不受傷,站在半空中也摔不下來,能搬動一作城市,還可以毫無阻擋地穿墻進壁等。穆王幾乎把他看做是天神下凡,招待他是無微不至的周到。
一天,穆王在別殿擺下酒宴款待那個變戲法的化人,剛喝了兩杯酒,化人就邀請穆王到他那里去玩。穆王也不推辭,就拉著化人的衣袖,騰空上升,一直到了半空,才停止下來。由化人引導,走向他居住的宮殿。化人的宮殿輝煌燦爛,到處裝飾著珍珠和美玉。穆王在這里享受著豐厚的款待。
化人又請穆王再到別處去游玩。于是他們到了一處不見別的東西,只看見各種各樣美麗的光影和色彩,照得眼花繚亂,又聽見各種各樣悅耳的音樂,他的心魂都震蕩得收拴不住了。
穆王不敢久留,請求化人帶他回去,化人用手把穆王一推,穆王就從半空中墜落下來,仿佛從夢中驚醒一般。穆王睜開眼睛一看,原來他還坐在別殿上,左右的侍從都在,案上的酒菜還冒著熱氣。
這一來便惹得穆王游興大發,心想神游都這么有趣,真到各處去游玩一下,那不知道更要有趣多少倍呢。于是他連國事也不管了,人民也不顧了,決心駕著他那八匹駿馬拉的車子,周游天下。
穆王這八匹駿馬,是那有名的御者造父從夸父山上得來的野馬,經過馴養以后獻給穆王的。這些野馬,原是武王伐紂定了天下,散放在華山(即夸父山)的戰馬的后代子孫,在野性中還保留著祖先的氣概。造父不但善于駕車,還善于養馬,八匹駿馬都是他一手調養出來的。它們的名字是驛騮、綠耳、赤驥、白犧、渠黃、踰輪、盜驪、山子。它們有的奔跑起來能夠足不沾地,有的比飛鳥還快,有的一個晚上能跑萬里,有的背上還生著翅膀,能在天空飛行。
造父把八匹駿馬獻給周穆王以后,周穆王就叫人把這八匹馬養在東海島的龍川一帶。那里有一種草,名叫“龍芻”,普通馬吃了這種草,一天都能跑一千里,駿馬就更不用說了。古話說“一株龍芻,化為龍駒”,是就東海島的這種神奇的草而言的。
周穆王要去巡游天下,就叫造父替他駕了八匹駿馬拉的車子,帶領了隨從,選了個好日子,起程前去。
巡游的路線是先到北方,再轉西方。他在陽紆山見過水神河伯,在昆侖山游覽過黃帝的宮殿,在赤烏族接受了赤烏人奉獻的美女,在黑水封賞了殷勤接待他的長臂國人……然后,八匹駿馬拉的車子載著他一直馳向大地的西極,到了太陽進去的崦嵫山,見到了西王母。
穆王拿著白色的圭、黑色的璧以及一些彩色的絲帶去奉獻給西王母。西王母都謝過并接受了。
第二天穆王就在瑤池設下筵宴,款待西王母。豹尾虎齒的西王母這時已化身為一位莊嚴美麗的女神。在酒席上,她為主人吟詠了一首很風雅的詩。穆王滿懷高興,也賦詩答和。他兩個一唱一和,極盡賓主歡宴的樂事。
宴罷,穆王便駕著車子,登上崦嵫山的山頂,在那里叫人立了一塊石碑,刻上五個大字:西王母之山。他又在石碑的旁邊親手栽了一棵槐樹,作為紀念。
臨別之際,西王母憂傷地賦了一首詩,表示她對周穆王的惜別和期望。
自從我來到西方,
就住在西方的曠野;
老虎豹子和我同群,
烏鴉喜鵲和我共處。
我守著這一方土地而不遷移,
因為我是天帝的女兒;
只可憐我那些善良的人民呀,
他們又將和你分別,不能跟著你去。
樂師們吹奏起笙簧,
心魂在樂聲里翱翔,
萬民的君王呀,
只有你是上天的矚望。
于是大家才互道珍重,依依不舍地分了手。
周穆王在從崦嵫山回國的途中,有人奉獻了一個手藝很精巧的叫偃師的工人給他。他問偃師:“你有些什么本領?”偃師回答說:“王上要我做什么我就能做什么。目前我已經做好了一件東西,請王上看看。”
第二天,偃師和一個身穿奇裝異服的人同來謁見穆王。穆王接見了他們。
偃師告訴穆王,這是他制造的一個會唱戲的人。周穆王仔細一看,這個人的一舉一動,簡直和真人一般無二,不禁有些吃驚。就叫他寵愛的妃子盛姬和官眷們都出來看怪人唱戲。
怪人開始了演唱。他一面唱歌,一面舞蹈,搖著頭兒,動彈著細瘦的胳膊和腿兒,唱得有板有眼,舞蹈也非常合乎節拍,且千變萬化,隨心所欲,一點兒也不給人以呆板的感覺。穆王越看越疑心,暗想:“這看去可不實實在在就是一個真人嗎?”
臨到演唱快要結束,只見那怪人色迷迷地瞧著穆王左右的姬妾,眼睛不住地眨動著,向著這些美人表示他的愛意。
這下可完全給穆王看出馬腳來了,他勃然大怒,命人馬上把敢愚弄他的偃師推出去斬首。
偃師嚇慌了,趕緊抓住那個還在那里做不知趣的賣弄風情的表演的怪人,擰下他的腦袋,砍掉他的手腳,剖開他的胸膛。原來怪人都是些皮革、木頭,調配上各種花花綠綠的顏料、膠漆制成的;里面的腸子、肚子、心、肝、腎、肺,外面的筋骨、肢節、皮膚、牙齒、頭發等,無不應有盡有,可是每樣東西都是假的。把這些假東西一件件拼湊起來,成為一個完整的人的時候,剛才那種賣弄風情的光景又出現在眼前了。
穆王見了,大為詫異。試著叫人把怪人的心臟摘去,怪人馬上就唱不出歌聲;把肝臟摘去,怪人的眼睛就什么也看不見,不辨東西南北;把腎臟摘去,怪人的腳就一步也不能走動。穆王這才滿心歡喜,嘆道:“人工的巧妙竟至于要和大自然的巧妙相比賽,真可算是‘巧奪天工’了!”于是下詔叫人準備一輛華麗的馬車,把工匠偃師一道載回國去。
穆王在歸國的途中,正在各個地方流連光景、恣意盤桓的時候,忽然聽說南方的徐偃王造反,眼見要打到京都洛邑一帶了。穆王這才大吃一驚,忙叫造父駕了車子,帶著少數精銳的騎兵,快馬加鞭,一天奔跑一千多里去拯救王朝的危難。
哪知道徐偃王不會用兵,好講仁義,穆王的飛騎一到,徐偃王就自動偃旗息鼓,躲到深山里,再不出來了。
亂事輕易地平定了。造父駕車有功,穆王把他封在趙城,做了后來趙國的祖先。
上一篇:《吳剛伐桂》神話故事賞析
下一篇:《大人國的傳說》神話故事賞析